电影《梦想沂蒙》献礼改革开放40周年
让家乡成为有梦想的地方
2018年10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由赵冬苓编剧,高一功执导,郑昊、孟霞、王虎城等主演的电影《梦想沂蒙》正在临沂拍摄,这是山影制作出品的献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影片。影片以一名优秀年轻支部书记回乡创业为主线,塑造了优秀基层干部形象,展现了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沂蒙农村地区发生的巨大变化。10月26日,影片主创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本报记者 倪自放       

讴歌新时代沂蒙精神
  沂蒙土地上诞生过无数的英雄故事,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也为鲁剧提供了丰厚的创作土壤。1991年,山影创作了《沂蒙山人》,2009年推出了42集电视剧《沂蒙》和电影《沂蒙六姐妹》。不同时期,沂蒙精神始终散发着独特的光芒。
  今年4月,编剧赵冬苓带领主创人员到蒙山采访,这也是她继电视剧《沂蒙》、电影《斗牛》之后再次深入沂蒙山采风创作。在采风过程中,新时代的大美临沂让主创们印象深刻,新时代沂蒙精神更感染了每一个人。赵冬苓表示,《梦想沂蒙》是一部以“齐鲁时代楷模”王传喜为原型,融合刘嘉坤、梁兆利、曹厚海等优秀农村党员干部典型事迹的作品,“我希望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表现新时期基层党员干部诚实守信的品质和鞠躬尽瘁的风范。”
  赵冬苓说,自己努力地从艺术片的角度写这部戏,把主人公当一个普通人去写,去歌颂。“风格上,这部片子与纯商业片有很多不同,但是与我一贯的写作风格有许多相通的东西,比方说始终追求崇高的情感,更尊重一个人从平凡到崇高的努力。”
聚焦新农村的现实
  电影《梦想沂蒙》讲述了村支书梁嘉喜放弃做得风生水起的个人生意,带领村民锐意创新建设新农村的故事。典型的农民故事,农村戏,人们会据此习惯性地为《梦想沂蒙》定位。然而这个标签,导演高一功并不认可。“《梦想沂蒙》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农村戏,尽管故事发生的主要场景是农村,但是这部戏中的农村无论在基础建设方面还是环境保护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了拍摄《梦想沂蒙》,高一功探访了临沂7个县20多个镇70多个村,他被亲眼所见震撼了。“你到代村看一看,一进村子,哇,我们是刘姥姥,人家是大观园,参观他们的大棚、宿舍楼、家属院,太漂亮了,不是亲眼所见,你很难相信。”代村位于临沂,说起在那里的见闻,高一功难掩兴奋。
  在人生梦想的层面上,城里人跟农村人是相通的。高一功谈道,采风中遇到一对父子闹矛盾,儿子坚决要追随王力宏搞音乐,父亲不同意,他认为儿子就应该属于这片土地,搞音乐不靠谱、不着调。“让家乡成为有梦想的地方,这就是这部戏的主题。今天的人们,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人生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梦想。我们需要千千万万梁嘉喜这样的干部,唤醒这片土地,唤醒每个人心中的梦。”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