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流量明星论违背艺术创作
2018年10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来势汹汹,去势亦汹汹,说的大概就是影视圈的流量明星热。一向顺风顺水几乎闭着眼就能把钱挣了的流量明星们,最近感觉有些流不动了。主演的剧集收视率扑街了,主演的电影遇冷了,领个奖也要被群嘲,组个CP也没人认了……
  出现流量明星流不动的现象,其实并没有什么奇怪的。从流量明星参与影视剧之初,就有业内人认为“大IP+小鲜肉主演=烂戏”。用“大IP+流量明星”的简单模式来进行影视剧生产,的确吸引过大量粉丝,有过很好的市场表现,虽然“看上去很美”,但终究是个误会。这个模式的先天不足是肉眼可见。它将影视剧这种强调个性的艺术创作当作千人一面的流水线生产,把作品当作产品去打造,把艺术创作当作简单的加减法。殊不知,艺术创作正是因为没有简单公式,也没有一定之规,才有了更大的创作空间,才能够被受众认可。违背了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又怎么可能创作出合格的影视艺术作品?
  也许投资者要的就是产品,能赚钱的产品,但影视作品却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其所有的商业利益都是借由艺术创作去实现,完全抛开艺术属性去谈影视作品的商业诉求,那就是卖弄无知。影视创作要求所有进入这个行业,并期望获得利益的人,都要遵守这个规律。观众打开电视或走进影院时,一定不只是想看脸,而是有更高层次的审美需求,众多大制作集体扑街,已经证明观众不会那么容易再被这种“流量明星+IP”的模式忽悠了。   (牛春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