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国际艺术节推出大型歌舞诗剧
《谁不说俺家乡好》舞出美丽山东
2017年09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讯(记者 黄体军) 喜迎十九大,颂歌献给党。圣贤歌、泰山魂、齐鲁风……一幅幅美丽山东的画卷在观众面前缓缓打开,齐鲁大地人杰地灵,谁不说俺家乡好!9月23日晚,大型歌舞诗剧《谁不说俺家乡好》在山东剧院盛情展演。
  由省委宣传部和省文联主办的第十届大众国际艺术节正在举行,作为艺术节项目之一,《谁不说俺家乡好》是省文联和省舞蹈家协会及17市舞蹈家协会联合出品的大型歌舞诗剧。该剧通过简单而又朴素的表达,风格鲜明的山东舞蹈,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对家乡浓郁的爱恋,寄托着对大美山东的美好祝愿。
舞出“美丽家园”
  23日晚,《谁不说俺家乡好》在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胶州秧歌舞中开场,在大屏影像的映衬下,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绿油油的麦田。随着光影的转换,一轮朝阳喷薄而出,大地一片生机。歌舞诗剧在舞蹈《春天》中拉开序幕。在接下来一小时四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围绕“山东美丽家园”的主题,四百多名演员用诗意化的语言,富有情感的肢体语汇,生动讲述了齐鲁文化的绵延厚重、齐鲁大地的唯美辽阔,以及齐鲁儿女的坚韧豪迈。
  整部歌舞诗剧由序《春天》,《圣贤歌》《泰山魂》《齐鲁风》《蓝黄颂》和尾声《大美山东》六部分组成。第一章《圣贤歌》用独具乐舞风格的舞蹈,把大舜、孔子各位先贤的形象立于舞台。舜耕历山郁郁葱葱,“禹王亭”千古留名,孙子竹简里的“沙场点兵”,孔子杏坛的朗朗书声,歌舞与诗朗诵相结合,配以多媒体立体化呈现,让人们走近圣贤,寻找中华传统文化的原点。尤其是歌舞《孔子》,将中国古典舞与太极元素相结合,阐释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当《论语》被朗诵时,现场观众不自觉地跟随舞者去阅读,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今日山东”展翅翱翔
  在诗朗诵《泰山魂》中,歌舞诗进入第二篇章,历史年轮进入了抗日战争时期。“蒙山青,沂水长”“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等熟悉的旋律,表达了山东军民抗日的斗志和爱国情怀,做军鞋,红嫂乳汁救伤员,铁道游击队等齐鲁儿女英勇抗日的场景,都通过舞蹈形象展现在舞台上。特别是舞蹈《做军鞋》,用山东秧歌的舞蹈元素捕捉山东女性的特征,演员脚下蹍步配合手中熟练的纳鞋底动作,把齐鲁儿女的朴素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人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第三章《齐鲁风》和第四章《蓝黄颂》,则是用不同风格的舞蹈语汇,多角度、多视角展现了今日的山东。手腕的巧妙反向舞动以及灵动的身躯表现泉水之清冽;胶州秧歌的律动和体态发展来表现童真与欢乐;豪迈的鼓子秧歌表现黄河人的坚韧脊梁。舞者再次舞起山东秧歌时,整台主题晚会达到高潮。“这样的土地、这样的胸怀,情暖着希望,心向着未来”,演员与台下观众一起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据总导演、省舞蹈家协会主席李建国介绍,《谁不说俺家乡好》是省舞蹈家协会历经数月精心策划打造出的一部力作,无论参演规模还是艺术水准,都堪称近年来我省舞蹈界整体实力、民间舞蹈元素的一次集中展现,也是山东在舞蹈发展进程中的一次突破和挑战。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