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伶醉:
传承古法酿造技艺,做好浓香白酒
2017年09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兴建于民国初年的酿造基地,游客零距离感受传统酿酒技艺。
     一提到刘伶醉,似乎就有一股浓浓的酒香扑鼻而来,作为中国北方浓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刘伶醉不仅酒酿得好,好酒背后还有近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刘伶醉酿酒股份有限公司现隶属于中国巨力集团,是在1948年古烧锅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白酒酿造工厂。刘伶醉酒有悠久的历史,起源于金元时期的刘伶醉烧锅遗址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为我国目前已知的历史最早的白酒酿造遗址。
  古法工艺酿浓香好酒
  刘伶醉酿酒股份有限公司分为刘伶醉古烧锅遗址区(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老城区内振兴中路)和刘伶醉新工业园区(位于徐水区刘伶路),现为中国巨力集团下属企业。徐水地区酿酒历史悠久。据《畿辅通志》卷五十七“熙宁酒课”记载,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京津一带纳酒税三万贯者有17处,其中徐水有两处,安肃一处(今县城)、广信一处(今遂城),这说明当时徐水酿酒业已颇具规模,酒税已是当地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到明清,徐水酿酒业更有进一步发展。清康熙年间(1661-1722),县城南门里“润泉涌”烧锅,以产干酒闻名。清道光年间(1821—1850),城内有烧锅7家,以南烧锅和恒源酒店所出酒质最佳。清末,徐水境内烧锅达30余家。1948年徐水解放后,徐水县政府在润泉涌烧锅的基础上,建立了国营徐水县制酒厂,1988年更名为刘伶醉酒厂。1997年7月,刘伶醉酒厂在车间改建时发现古井遗迹,市县文物部门随即进行了清理,并对周边进行了试掘,发现了金元时期的瓷片、文化层、古酵池,证实了历史的记载。
  刘伶醉酒在当地乃至京津石地区曾名噪一时,然而由于经营不善加之当地假冒酒横行,使得酒厂面临破产的边缘。为保护利用好这一珍贵的工业文化遗产,重新焕发其勃勃的生机,中国巨力集团于2010年12月对刘伶醉酒厂进行了整体收购,并正式更名为刘伶醉酿酒股份有限公司。巨力集团成为刘伶醉古烧锅遗址的管理机构后,在工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刘伶醉”之所以闻名,还与它的特殊制作工艺有关。它用本地产的优质高粱、大麦、小麦、大米、小米、糯米、豌豆等多种粮食为原料,取太行山下古瀑河畔甘泉井水,采用传统的“老五甑”工艺酿造,又以张华村东芳香细黄泥土封窖,发酵陈酿而成。“刘伶醉”属浓香型,敞杯不饮,酒香扑鼻;多饮也不伤身。笔者曾饮“刘伶醉”,实感它幽香浓郁,名不虚传。先后荣获“巴黎博览会”特别金奖、“首批中国食品文化遗产”、“首批中华老字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荣誉称号。
既有好酒又有故事
  喝着好酒,听着有趣的历史故事,更是惬意。
  晋朝“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字伯伦,本系安徽省宿县人士,因他不满朝廷的专权横暴,便千里迢迢到了北方的遂城(今河北省徐水县),访友张华。张华以当地佳酿款待,刘伶饮后大加赞赏。据《徐水县碑志》记载,刘伶当年常“借杯中之醇醪,浇胸之块垒”,并乘兴作诗。他在《酒德颂》中写道:“捧罂承槽,衔杯漱醪,奋髯箕踞,枕麴藉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然而醉。豁然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太行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传说刘伶饮酒后,完全沉醉于美酒之中,竟大醉三载,后卒于遂城。遗冢至今尚在,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人为刘伶修建了一座“酒德亭”,迄今犹存。
  后来,不仅“张华造酒刘伶醉”成为历史佳话,而且“张华酒”也应运而生。尤其梨园界编演“刘伶醉酒”一剧后,更提高了“刘伶醉”的知名度。
  刘伶醉酿酒股份有限公司不仅是生产企业,还是著名的AAAA生态旅游景区,公司建有展示酿酒文化历史和起源的文化长廊,有可供消费者体验的酿酒区,消费者可亲眼目睹和亲身体验刘伶醉生态旅游、生态酿酒以及生态养酒的全过程。刘伶醉酒秉承“生态,旅游,酿酒,养酒”的绿色生态文化,逐渐成为中国北方最具规模的生态酿酒、藏酒基地。
把故事讲给消费者听
  近两年,巨力集团基于生态与创新的理念,斥巨资对“刘伶醉古烧锅遗址”进行了进一步的保护和改造,建成了“古酿造技艺展示基地”和“酒类博物馆”,充分向世人展示了刘伶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古老的传统酿造技艺。历史文化厚重的刘伶醉,在中国白酒行业创造了四个第一:“品酒第一人”、“天下第一古烧锅”、“酒海第一藏”、“中国第一酒林”。
  自2000年开始,酒厂着手开展古烧锅遗址的保护展示工作,邀请徐光冀、严文明、任亚珊、吴东风等专家来厂,对刘伶醉现存的古烧锅遗址、古井、探方、连续使用近千年的古酵池群,以及在古烧锅遗址附近陆续出土的矮足杯等实物再次进行反复鉴定。专家们一致认定:刘伶醉古烧锅至少在金、元时期就已存在,并一直延续至今。明确了古烧锅遗址的历史与价值后,酒厂与当地文物部门通力协作,将刘伶醉古烧锅遗址打造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大力发展工业旅游。
  2013年,公司开始聘请专业人士设计景区风格和布局,将西晋“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纳入公司历史文化范畴,并成立了保定市刘伶文化研究会,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尤其是对公元268年前后,刘伶千里来徐水访好友张华及之后在徐水当地的活动情况进行研究挖掘。景区及新酒厂最终确定以刘伶出生地安徽“徽派建筑”和“白墙黛瓦”的风格为景区主格调,同时严格按照AAAA级旅游景区标准进行改造升级,形成了基本的游览线路:以古烧锅遗址、刘伶醉千年古酿造技艺展示为主体,包括遗址探方-古窖池群、宋代古井-地下古酒海-地下酒文化长廊-老酒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销售为老酒厂游览主线,结合新酒厂的万亩酒林-白酒生产工艺,集文化休闲、文物展示、工艺流程、赏酒品酒、产品销售于一体,打造工业旅游线路。2015年,刘伶醉工业旅游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6年游客数量超过50万人,2017年上半年游客数量已经超过30万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