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季节互补性旅游资源
2018年11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教授陈国忠认为,无论是黄河北还是南部山区,它们的旅游潜能远没有发挥出来,还需要进一步开发挖掘。针对目前树叶旅游的现状,他表示,无论红叶还是银杏,相关方都停留于就红叶论红叶、就银杏论银杏的层面,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和产业整合,忽视与其他旅游、产业资源的联动整合。“应该针对树叶旅游的季节性特征,开发互补性旅游资源,丰富树叶文化的内涵,实现产业的整合。”
  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旅游专家王玉才认为:从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上来讲,黄河北面的旅游基础设施逊于南部山区。黄河北的旅游,除了观黄河景色、农家乐采摘之外,其他资源比较贫乏。“南部山区有水有山,除了采摘、吃饭还能爬山;黄河北岸一马平川,除了采摘,开发的旅游项目少。”
  随着“三桥一隧”跨黄交通工程的开工,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的建设,济南携河发展迈出了实质性步伐,黄河旅游发展也迎来机遇。相关部门此前公布,济南将沿黄河打造百里景区,发展成城市绿心。
  王晨光副教授认为,随着济南“北跨”事业的发展,市民北跨旅游是大趋势。黄河的河滨地带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适合市民周末休闲,但“前提是得开发出优质的旅游产品”。
  “目前,黄河北还没有产业化,也没有形成正规的旅游产品。跨黄发展,不仅要建设工业化地区,而且还应把休闲的地方预留出来,把这些区域变成生活化、旅游化、民俗化的景区,提供给市民一些采摘、泡温泉以及生活体验的好去处。”王晨光建议。
     本报记者 王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