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版:重点

A02版:壹读·重磅

A03版:壹读

A04版:壹读·关注

A05版:壹读·聚焦

A06版:壹读·济南

A07版:世界周刊

A08版:世界·观点

A09版:世界·人物

A10版:动向·国际

A11版:青未了

A12版:青未了·书坊

A13版:青未了·书坊

A14版:新经济周刊

A15版:新经济·观察

A16版:乐动·看点

尽善尽美唯解放

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乔有山下铭壮志

齐鲁晚报     2021年01月23日
  山东艺术学院教授、著名油画家路璋,从1979年就开始创作以革命烈士王尽美为题材的美术作品。
  在山东党史陈列馆,收藏着一幅《唤起民众》的油画,画面中心人物目光如炬,在民众中慷慨激昂。这幅画的主人公就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山东党组织早期领导者王尽美。
  1925年8月19日,山东青岛,年仅27岁的王尽美躺在病榻上,弥留之际,他留下了庄重的遗嘱:“全体同志要好好工作,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和共产主义的彻底实现而奋斗到底。”在这份遗嘱上,他按上了自己的手印。
  王尽美一生虽然短暂,却如长夜的一颗明星,划亮历史的夜空,他的人格魅力与革命精神也激励着后人。
  文/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许建立 李静 高广超

“铮铮乔有看沧桑”
  乔有山是座不足百米高的小山,山下的诸城市北杏村,是王尽美的故乡。1898年,王尽美出生在一个佃农家庭。在他出生前4个月,父亲就去世了,是母亲辛辛苦苦把王尽美抚养长大。
  2020年11月11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来到潍坊诸城市北杏村。如今,王尽美故居是当地最著名的红色景点。这里原为地主家做仓库的三间东厢房,土墙草坯木梁结构,一门两窗,和周围的房屋比起来显得低矮潮湿。王尽美就在这里度过了他的少年时代。
  20世纪初,动荡的岁月让中国滑向了更沉重的深渊,救亡图存成为最紧迫的时代主题。受进步思潮影响,在王尽美的骨子里,痛恨旧的封建制度,要解放被压迫的劳动人民,成为他日后走上革命道路的精神源泉。
  北杏村位于平原与山区的交接处,潍河沿村西流过,村北是平原地带,村南有座乔有山。
  少年的王尽美渴望读书,却因为家贫如洗,只能偷偷去听私塾先生的讲课。在求学的道路上,他并没有满足旧式学堂的教育内容,而是追求进步思想。
  1918年4月,春风中依然透着寒意,20岁的王尽美从家乡出发前往济南,随后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预科班。
  离家临行前,他登上乔有山,远眺潍河水,踌躇满志,情不自禁地写下了激情澎湃的诗句:“沉浮谁主问苍茫,古往今来一战场。潍水泥沙挟入海,铮铮乔有看沧桑。”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身在济南的王尽美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并在运动中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真理。1920年3月,北京大学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后,王尽美被发展为通讯员。同年秋,王尽美、邓恩铭等决定成立励新学会。同年12月15日,《励新》半月刊第一期出版。
  《我们为什么要发行这种半月刊》中说道:“新文化运动后,思想界发生了空前的大变动,大多数青年一旦觉悟,便感到‘老实读书’之外,个人、社会和人类尚有各种问题,即对旧制度、旧思想等怀疑,又满怀苦闷,希望解决各种问题。”这段话,反映了当时进步青年一般的思想状态。
  这是一位时代青年的时代担当,他的雄心壮志,他的宏大气魄,他的奋斗精神,成为革命人生的最好注脚。
“醒狮”般怒吼
  82岁高龄的山东艺术学院教授路璋,从1979年开始便创作以王尽美为题材的美术作品,他为了收集有关的历史资料,追随王尽美的脚步跑遍了山东各地。
  多年来,路璋创作了《醒狮》《唤醒民众》《王尽美在青岛》《乾坤孰掌问昊苍》等许多优秀油画,并捐献给各地的纪念场馆。如今这些画作成为我们了解王尽美、怀念王尽美的重要艺术形式。
  “我画王尽美完全出于对王尽美一生光辉业绩的钦佩和敬仰,这就是我创作的初心,就是要用艺术的形式表现王尽美‘尽善尽美唯解放’的革命精神,让后人记住这些开天辟地的革命先烈们的丰功伟绩。”路璋说。
  1921年春,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成员有王尽美、邓恩铭等。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为灾难深重的齐鲁人民带来了希望的曙光,也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出了重要贡献。
  1921年6月底,王尽美与邓恩铭赴上海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与毛泽东相识相知,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并在当年,王尽美与邓恩铭建立了济南共产党组织,并出版了《济南劳动周刊》。
  “贫富阶级见疆场,尽善尽美唯解放。”这是王尽美《肇在造化——赠友人》一诗中的两句。1921年参加中共一大后,他便将原名王瑞俊,改为“尽美”,以此彰显自己的志向。
  会后,王尽美还把从上海带回的《共产党宣言》《马克思资本论入门》等书籍提供给大家。1921年下半年,随着党的各项工作的开展,王尽美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这一年他才23岁。
  1922年7月中下旬,王尽美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年至1924年间,他先后创办《十日》杂志,主编《晨钟报》与《现代青年》等报刊,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宣传,并组织领导了秦皇岛、开滦五矿工人总同盟大罢工。
  路璋的油画《醒狮》,将这一时期的罢工运动展现得淋漓尽致。饥寒交迫的工人集结在铁路旁,身后汽笛如同“醒狮”般怒吼,工人赤着背卧在铁轨上,脸上表情凝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画作的背后是历史,是王尽美等早期共产党员为革命运动付出的心血与努力。
  然而1925年初,由于连日劳累,王尽美患上严重肺病。2月,他仍坚持组织领导青岛胶济铁路工人和四方机厂工人大罢工。4月,又参与组织领导了青岛以大康纱厂为主的日本纱厂工人第一次同盟大罢工。1925年8月19日,王尽美在青岛逝世,年仅27岁。
“精忠报国”传后人
  “生平行谊,重研究务笃实,宣传与组织均为其所特长。”这是同时代人对王尽美的印象。
  王尽美逝世后,党组织派人把他的灵柩送回北杏村安葬。1959年,中共山东省委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将王尽美遗骨迁入济南英雄山革命烈士陵园。
  王尽美去世四年后,妻子也病故了。留下的一双幼子靠老母亲抚养,在党组织的关怀下,也先后走上了革命道路。
  王尽美之孙王军说:“我祖父逝世的时候,我父亲6岁,我叔叔才2岁。等我出生长大后,通过父亲知道了我祖父的事迹,后来翻阅了大量书籍,我对王尽美有了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他将收集和讲述王尽美事迹的任务从父亲手中接了过来,“父亲要求,对得起历史”。
  1949年9月,毛泽东在全国政协会议上说:“革命胜利了,不能忘记老同志。你们山东要把王尽美、邓恩铭烈士的历史搞好,要收集他们的遗物。”又说:“王尽美耳朵大,长方脸,细高挑,说话沉着大方,很有口才,大家都亲热地叫他‘王大耳’。”
  1961年,董必武经过山东,时距“中共一大”召开已过去40年,董必武感慨万千,写下一首诗《忆王尽美同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舟泛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在济南五龙潭公园,邓恩铭与王尽美的雕塑前,刻的就是这首诗。他们用鲜血践行了誓言,用生命捍卫了信仰,构筑起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父亲之后,我要肩负起家风传承的重任。”王军说,父亲生前留有一条横幅,内容是“祖孙三代奋勉传”。而这要传承的家风,王军总结为四个字——精忠报国。
  王尽美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救国救民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他对共产主义事业坚贞不渝、孜孜以求的高贵品质,他在艰难困苦面前百折不挠、奋不顾身的革命斗志,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百年党史时间轴”之  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
1898年◥
  王尽美出生于山东省诸城市北杏村。少年时期饱受生活艰辛,学习成绩优异。
1918年◥
  离家赴济南求学,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1919年◥
  五四运动爆发后,积极参与学生运动。
1920年◥
  北京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立,王尽美被发展为外埠通讯会员。同年,《励新》创刊号出版。
1921年◥
  与邓恩铭代表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将名字“王瑞俊”改为王尽美,全身心投入革命运动中。
1922年◥
  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赴山海关组织工人运动。
1925年◥
  抱病与邓恩铭等在青岛领导胶济铁路和四方机厂工人大罢工。8月19日,在青岛医院病逝,终年27岁。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