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楼道
2014年01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雪樱
  楼上的孩子们都已经放了寒假,可是,楼道里依然一片安静,这让我不禁怀念起当年热闹非凡的楼道。
  过去,我住的是筒子楼,每层楼上都有公用厕所和水房,家家户户做饭都在走廊里,走廊里很是拥挤,杂七杂八的东西堆得满满当当:煤气罐、炉具、橱子、锅灶,有的人把油盐酱醋也放在外面。虽然住的地方小,但长长的走廊补偿了空间,俨然成为公共的厨房,油烟四溢,锅碗碰撞,却不缺少温情。即便是小夫妻吵嘴,也很有情调。
  平时,每到周末,孩子便像撒了欢似的,在楼道里玩得不亦乐乎,捉迷藏、跳房子、玩游戏,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累。放了寒暑假,楼道里玩耍的孩子更多,尤其是寒假,外面冷,大人不让出门,楼道便成了玩乐的天堂,每天晚上必点名,如果谁没来,小伙伴接着会去喊他。那时候,我们串门是家常便饭,谁家有什么玩具,玩具放在什么地方,我和小伙伴都摸得倍儿清,把别人家当成自己家,太不见外了。有时还要找理由赖着不走,黏在人家家里吃饭,总觉得人家的饭香。但我从不这样,父母家教很严,打小不让我要别人的东西,养成了习惯,一到饭点我便乖乖回家,这是规矩。
  放了寒假,离过年不远了,很多住户都开始准备年货,楼道里飘着烹饪的香气,便能知道谁家炖牛肉啦,谁家打酥锅啦,谁家炸鱼啦,谁家蒸枣糕啦等。四邻之间都很大方,烹饪的年货,挨家挨户分着尝尝,特别是家里有小孩的,总要多分点,蒸包出锅,冒着热气,老人顾不上吃,要给孩子端一盘;年轻人过年从老家回来,带回的特产什么的,也会给四邻的长辈送一些。
  现在想来,心底不禁升腾起一股股暖流——我知道,这种情愫叫邻里情谊,弥足珍贵。如台湾作家张晓风的亲身感悟,“都市生活,邻居难得交谈一言半语,但肉香例外,它算是合法闯入,你却可以因而享受别人送上门来的隐私。”如今,肉香还是那种肉香,两扇门之间的距离也没有变,只是人与人心灵的距离拉长了,情感联结松懈了,所以,从门缝里钻进来的肉香也没味了。
  有一种年货叫爱的馈赠,有一种肉香叫共同分享,有一种生活叫楼上楼下。
  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楼道消失了,那种生活再也找不到了,只留下绵长的怀念,我的心也随之空下来了,精神家园荒掉了。只能凭着记忆,寻找味道,只能借着回忆,寻求慰藉。
  消失的楼道,带走了我快乐的童年,还有不可复制的岁月;现在的楼道越来越宽敞,防盗门也越来越豪华上档次,但是,四邻的交流越来越少,略显尴尬。常常是快递哥帮着打破这死寂般的安静——“你的邻居不在家,让你帮忙收下!”我想,这份突兀的信任也是好的,最起码它能给楼道带来一点生气和温存,是情感碰撞的纽带,我们要用心呵护。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