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让妻子放心的丈夫
2014年05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王维勋(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主任医师、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      “青未了·心理咨询工作室”专家顾问团成员) 
  杨光先生所遇到的情况,确有不少的配偶一方也发生了类似问题并纠缠其中,互相间耗散了不少的精力,最终落得要么双方精疲力竭、感到婚姻索然无味,要么一方忍无可忍、挣脱而去。这并不仅局限于男性,女性也会有如此遭遇,因为发生这类事情的原委不在于男女性别而在于在婚姻中哪一方更具有安全感。
  下面我们就从两个侧面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可供杨光先生和其他人参考。
  首先我们要看一下杨先生的妻子是否真如他所讲的那样,其性格特点是表里一致的阳光灿烂、心胸豁达,还是具有两面性,也就是说对某些她看得比较重的东西她是很敏感的,实际上她的心很细。就一般规律来看,真正豁达开朗的的人,一般是粗线条的,感觉比较迟钝,这是因为其过滤掉了很多琐碎事务才让自己因不计较小事而开朗;与之相反,敏感的人其感觉细腻有加,一点小事也会思前想后,容易反应过度。如果一个人从小生活在家教比较严格或兄弟姐妹竞争比较激烈的家庭,就会长成一种双面性格,表面上看似豁达开朗,实际上对自己看中的事情敏感易受伤,这类人的本质是敏感、缺乏安全感的,表面上给人一种乐观开放的错觉,在某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会把自己也欺骗了。这是一个人适应早期严苛生活的结果,他(她)以这种方式应对生活环境,才能做到利益最大化,如得到家长的认可和关注。
  第二种可能的情况有关于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比如说一个人感觉自己喜欢并擅长做某件事,事情做完了,不管别人怎么评价,自己感到很满足,即产生出自己的人生意义和价值感。在人群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这种感觉,一部分人是为了外在的评价或为了什么而做什么,对于后者,如果外在回报不再起什么作用,其做事情的原动力也就消失了,如果没有新的目标(自己的或现实吸引或逼迫的)出现,人就会陷入到短暂的空虚当中。这种空虚感会导致不安全感,就会对现实中的人、事、物,尤其是身边的人产生强烈依恋,而这种依恋感一旦产生并因自己的无能而增强,就会加重这种不安全感。而为了防止这种“怕失去”,自己就会牢牢地控制(缠)住依恋对象不放,并冠以“爱”的名义。
  当一个人有了以上可能因素所带来的敏感——缺乏安全感——反应过度、空虚——依恋——控制等感觉,就会在现实中通过行为予以反应。杨光先生提及的他爱人出现的“电话查岗”、担心男人有钱就变坏、喜欢美容打扮等,都是对抗内心焦虑的行为。
  应对的一般性策略有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第一种情况,可以和爱人一起重新认识一下她自己,是真敏感,还是真开朗,如果是真敏感,那作为丈夫就要调整与她的相处方式,理解她的敏感,自己出去做什么事,尽可能说清楚,好让她放心。作为妻子来说,她也可以大方承认自己的敏感,而无需再拐弯抹角地或以查岗或以监督的方式对老公加以控制。
  第二种情况,建议杨先生的妻子多寻找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做,扩大自己的交往圈子,建立自己的生活内容,而不是仅限于老公、孩子、家务琐事,把她从对老公的依恋中解脱出来,她便能更好地理解老公对她及孩子、家庭的爱。如此,她才能做到心情舒畅,信任丈夫,善待全家人。
  杨先生需要做的是,要对自己的爱人尽可能地去尊重、支持和赞赏,千万不要有意无意地冷落、忽视甚至过多地训导、指责。这样才能做一个让妻子放心的好丈夫。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