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进社区 家居防火不可小视
2015年01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讯(记者 崔岩 通讯员 贾媛媛) 2014年12月30日下午,中创开元山庄社区居委会邀请济南政安防火技术有限公司孟老师为社区物业公司、幼儿园、居民朋友们详细讲解居家防火知识,并重点对火场逃生注意事项、灭火器防毒面具、自救应急灯的使用进行了介绍,居民收益颇丰。
  来自政安防火中心的孟老师虽然年轻,但是业务精湛、讲解生动清晰、紧凑到位,对居家防火知识了如指掌,是真正的专家,现场的各位朋友狂轰滥炸,一个个问题都难不倒他。
  孟老师从火灾引发的原因讲述了许多生活实际案例,居民朋友们听得认真,台上台下互动热情,孟老师讲得也卖力,他还为大家讲解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用火安全,特别是冬季,又恰逢节日,儿童、老人独自在家,要更加注意煤气、插座、出行安全,及时把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中。
  活动最后,居民还亲身体验了灭火器、防毒面具的使用方法。这次讲座让居民们得到了一次安全知识的全面教育,大家都说这次课上得好,安全知识在不知不觉中就记住了,而且在社区中加强安全教育是十分必要和有教育意义的。

 相关链接 
日常火灾中的“致命误区”
  防火灭火,抢险救援,消防安全跟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面对火灾事故,如何逃生自救,这方面的知识你懂得多少?就听防火专家来讲讲,如果针对老百姓经常遇到的一些火灾事故,教大家如何正确逃生。 
烟雾:火场中的“无声杀手” 
  专家说法:在居民区火灾中,市民们普遍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只要不被火烧到,吸几口烟问题不大。其实,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亡人火灾中,九成以上的死者不是死于烈火,而是死于火场烟雾。火灾发生时,火焰和有毒气体均往上走,正确应对措施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压低身位,尽快逃离火场。如无法及时逃出,应用水将大衣、棉被等浇湿后披在身上保护自己,等待救援。 
液化气钢瓶:火场中的“定时炸弹”?
  专家说法:火场中的液化气钢瓶,是灭火救援时重点转移和疏散的“对象”,有发生爆炸的可能。可有的市民一见到液化气钢瓶泄漏起火,拔腿就跑,导致小火酿成大火,这其实也是认识方面的误区。
  一般情况下,单个液化气钢瓶喷出火舌,引发稳定燃烧,钢瓶是不会突然发生爆炸的。具备灭火技能的人可自行处置,正确的方法是:利用湿毛巾和湿衣服盖住瓶口,扑灭火焰,快速关闭阀门,然后转移至安全地带实施冷却即可。如是多个液化气钢瓶被困火场,并被大火包围,瓶体长时间受热膨胀的话,便存在爆炸的可能。此时,人员不可贸然接近,可利用掩护物对钢瓶进行冷却,并等待消防人员前来处理。 
高楼火灾:向上跑还是向下跑? 
  专家说法:当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楼内住户的第一选择应是寻找逃生和疏散通道,尽快沿通道逃离火场。逃离过程中,可将棉被或衣服用水浸湿,作为保护物使用。对于高层居住建筑而言,至少都有两道楼梯可作为疏散逃生使用。火灾发生后,可根据疏散指示灯或者指示标识逃生。千万不要乘坐电梯,以免电梯停电或失控。 
  如大火封住了逃生路径,受困在房屋内,可将衣物、被子等物用水浇湿,堵住门缝,并不时用水浇洒门框等,防止被蔓延的火势殃及。然后再通过窗户呼救和逃生。 
  高层建筑起火后,住户千万不要选择跳楼逃生。因为消防官兵铺设的救生气垫,救援的有效高度只有10米,针对的主要是3层以下被困人员。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