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涛:
发行员就是城市里的旅行者
2015年01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孔雨童

  王彦涛在齐鲁晚报做发行员已经4年了。跟其他人对这份工作的描述不一样,在他眼中做发行员很像“在城市里旅行”。“每天路过很多地方,见到很多不一样的人和故事。”他觉得自在而享受,而为什么成为一个送报纸的,他说自己多年前在南方的时候就是一个报纸的忠实粉丝,十几年前2块钱一份的报纸他也常常买。
“深漂”之后,来到烟台
  王彦涛过去的35年里经历了三个地方,黑龙江双鸭山、深圳、烟台。一个是自小的出生地,一个是年轻时漂泊的地方,另一个,是母亲的故乡。
  二十多岁的时候,王彦涛来到深圳打工,在一家饭店做东北菜和川菜。那段年少轻狂的日子在他眼中是真正的“灯红酒绿、夜夜笙歌”,“那时候工资已经能挣到七八千了,每天下了班就是网吧、酒吧,跟朋友们一起吃喝玩乐。”因为年轻,所以任性,作为“深漂”的他除了这种挥霍般的日子,常常觉得没有着落,也没有方向。
  在深圳多年,虽然收入不错,他却没有积蓄。父母年纪大了,终于有一天跟他说,不如回来把,身边至少有家人的照顾。几番思量,他回了家。因为母亲的家乡在烟台,又觉得这里气候好,他和父母、姐姐举家迁来烟台。
  新的城市,新的开始,王彦涛却开始感觉到踏实。“生活好像有了目标,知道自己明天该干什么,很简单,多挣点钱,多学点东西,好好工作无论做什么都要认真负责。”
  2011年,当时还在做快递的王彦涛到齐鲁晚报《今日烟台》的办公地点送快件,遇到了一位记者,得知正在招收发行员。他很快决定做这份工作。不久之后,他被分配到莱山南站,开始负责自己辖区200多份报纸的投递。
报纸粉丝,做了发行员
  王彦涛已经做了四年发行员了,除了觉得工作环境不错,喜欢看报纸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二十多年前,在双鸭山的王彦涛就最喜欢看当地出版的一份周刊,到深圳后,他又成了《南方都市报》的粉丝,“几乎天天买,喜欢看那些国家大事,各种新闻。”跟朋友交流的时候,他总是知道最多的那一个。
  报纸的价格从7毛到1块、2块,他照买不误。来到烟台后,他又喜欢上《齐鲁晚报》,每天送完报纸,他都会拿起一份细细地看。“虽然现在也有手机新闻,但是报纸上的感觉更深入,而且整合得更细致。”这个忠实的报纸粉丝依然狂热。
  王彦涛坦言,送报也让他有了一个自由的世界。“每天路过很多地方,见到很多不一样的人和故事。就像是在旅行一样。”看到一个个读者的笑脸,天气不好时“这两天可以不送”的体贴,王彦涛也会给出他的一些善意温暖。
  一次他在送报过程中捡到一个钱包,里面有很多买药的卡、证件。“我仔细一看是个老人,就想她应该很着急。”地址显示失主住在解放军疗养院,没有联系方式他就去挨家挨户地找,终于找到了这个人的邻居。
  后来,老人的孩子想要给报社送个表扬信,王彦涛坚决拒绝了:“这样的事,在很多人身上都有。”
  “很多读者都喜欢看咱当地的事,所以我们应该继续做接地气的东西。”谈到对这份报纸的建议,王彦涛说。他喜欢这份报纸、这份工作,因此会关注读者和报纸的一切。闲暇时侯,他还会到新华书店去看书,充实自己。
  “工作要向前,咱人也得向前,得学习。”王彦涛说,最近他一直在看莫言的书,要把之前曾经落下的时间好好补回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