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悲梦里的安魂曲
2015年01月3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夏丽柠(外企员工)
  从美国本土去伊拉克,如果走水路,要穿过大西洋,经过好望角、马达加斯加、印度洋和波斯湾,路程超过一万公里。从2003年开始,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的名字却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直至2011年最后一批驻伊拉克美军撤离才宣告结束。然而,战争留在两国人民心里的阴霾也许永远盼不到天晴。
  一位美国母亲曾写信给小布什诘问:美国解救伊拉克人民于水火,为什么死的却是我的儿子?这位母亲表面上是在问责总统,实际上她提出了更深刻的问题:是谁赋予了我们生命,我们的生命将对谁负责?我们是否有权力主宰自己的生命?美国作家凯文·鲍尔斯的处女作《黄鸟》就是将这种思考演绎成了一本小说。他17岁入伍,2004年至2005年在伊拉克战场服役,在摩苏尔和塔法担任机枪手。作为一个亲历这场战争的人,鲍尔斯有绝对的权力按照他的意图书写。
  本书讲述了21岁的巴特尔、18岁的默夫和略微年长的中尉斯特林在战前、战中和战后的不同生活状态,揭示了战争带给一个人乃至家庭生活的长久影响,以及对我们很难触及的内心折磨的充分展现。在我们痛斥战争的同时,那些人类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身边美好事物的捕捉和对爱的坚强执着,也在鲍尔斯的笔端不经意地流淌出来。这本书里有冷酷、有迷茫、有悔恨,但是最可贵的是那份人性的温暖。
  巴特尔为了向默夫的妈妈隐瞒他的死因,而进行了一系列欺骗行为,最终受到了军法的惩罚。这不仅成为本书的主线,让我们边读边关心这个秘密的命运,同时也是一根我们攀缘巴特尔内心世界的绳索,越到深处越感悲凉。对于参与战争的自责,在巴特尔的一生里挥之不去。背负如此深重罪孽活下去的巴特尔,谈何容易!
  鲍尔斯没去上大学,因为他成绩不好又交不起学费。然而,服役之后,政府既可以帮忙付学费还可以给予定期补贴。我们无法知晓在伊拉克战场上有多少像鲍尔斯一样用生命去赚取一个读大学的机会的人。可我们知道,一定有人无法返回美国南部家乡的故土,永远抵达不了那个机会!
  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里写道:“战争本就是丧失人性的最野蛮的行为,为何还要想到什么爱、诗、哲学等人类最文明的东西呢?”从古至今,战争的本质都是一样的,然而,鲍尔斯就是用这本小说再次碰触了爱、诗和哲学的思考命题。
  《黄鸟》是一个伊战幸存士兵的内心独白,心灵的归家之路何其漫长。“有只黄鸟,长着黄喙,轻轻落到,我的窗台”,而这首旧时美军进行曲便是一首给无法归家军人的安魂曲,或许他们仍在黑色的坟墓里低声吟唱。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