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第五届见义勇为道德模范——井下作业公司胡志勇
危急时刻,他不顾生命安危去救人
2016年04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邵芳 通讯员 孙勇超 陈冉 徐海
  连胡志勇自己都没想到,2015年2月的一个举动,让他从一名普通人变成了人人称赞的英雄。那天,突遇儿童落水的胡志勇在不会游泳的情况下,跳入水中奋力将儿童救起。胡志勇坦言,事后自己想想也觉得后怕,但危机时刻,为人父母的感受和人性中的善良被激发出来,便有了后来的无畏之举。虽然时隔一年,胡志勇的故事还被秋月湖畔的人们传颂。
不会游泳,他毅然救起落水儿童
  2015年2月10日,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刚刚从土库曼斯坦市场回国休假的胡志勇来到东城秋月湖散步,他一边和朋友打着电话,一边观看钓鱼的人群。电话刚刚放下,远处的“扑通”一声巨响打破了宁静的湖面,随即有人高喊:“有小孩落水了!”胡志勇回头看到,离自己二十米左右的半月台前,一个看似五六岁的男孩正在两三米远的湖里不停地翻腾。见状胡志勇一边迅速跑上前,一边高呼“谁的孩子?”。
  此刻,站在一旁的孩子的奶奶被这一切吓懵了,嘴里不停地哭喊着“这该怎么办”。旁边一名钓鱼的中年男子立刻拿着抄网赶了过来,但孩子越翻腾离岸边越远,短短的抄网手柄根本无法够到。此刻眼看着湖水快要没过男孩的面部,男孩向岸边不断呼救。在众人不知所措的危急时刻,胡志勇做出了一个连自己都没想到的决定,不会游泳的他奋力朝孩子方向跳入水中,连身上的手机都没来得及拿出。
  秋月湖的水深约三四米,寒冬季节的湖水刺骨般寒冷。由于没有救人常识,胡志勇竟穿着羽绒服跳入水中,羽绒瞬间吸饱了水,胡志勇感到自己像被捆在一块巨石上,不断拉着他向下沉。来不及多想,此时的胡志勇眼中只有在不远处的男孩,他奋力地朝男孩胡乱划去,爱好健身的他竟然很快划到了男孩身边。男孩见状停止了哭泣,胡志勇一手从后面捞起男孩,一手奋力向岸边划去。眼看着离岸边越来越近,胡志勇猛力托起了男孩,奶奶和中年钓鱼男子很快将男孩架上了岸。
  看到孙子平安无事,奶奶激动地说不出话来,混乱中,不停地问胡志勇要电话号码。浑身湿透的胡志勇向老人摆了摆手,“赶快回家吧,别让孩子冻着了。”说罢转身离去。
长期海外工作,女儿曾经不认识他
  当天晚上胡志勇接到了一个特殊的电话,电话那头正是男孩的母亲王女士。王女士说她和丈夫辗转多地、几番打听才找到了救命恩人,电话那头的王女士早已泣不成声。“我也是一位父亲,我最明白孩子对家庭的重要和对父母的意义,换成他人也一定会这么做。”胡志勇说。后来王女士一再要求当面致谢,而胡志勇却说一个慰问的电话足够了。
  2月12日,被救男孩的父亲还是找到了胡志勇所在的单位,送上了一面写有“见义勇为、当代雷锋”的锦旗。“谢谢您胡师傅,终于见到您了。”王女士的情绪十分激动。“没什么,我不过是做了一个公民应该做的事。”胡志勇憨厚地说。
  得知此事的女儿,把爸爸比作英雄,而妻子更多的是后怕。在同事眼中,胡志勇积极乐观。在领导眼中,胡志勇勤奋好学、踏实肯干。可提及家人,乐观开朗的胡志勇充满了愧疚。
  原来,2008年转岗至井下作业公司后,胡志勇陆续在外蒙、土库曼斯坦等外国市场从事试油测试、修井防砂工作。由于特殊的工作环境,4个月回家轮休一次成为胡志勇的工作常态。由于长时间不在家,女儿两岁的时候,曾将他的同学误认为是爸爸抱着不放。很多时候,女儿对爸爸陌生又胆怯,甚至不敢独自和爸爸出门玩耍。但救人事情发生后,爸爸竟一下成为了女孩心中的英雄,这个转变让胡志勇欣慰不已。
  常年在外,枯燥与思念如影随行。但土库曼宽广的沙漠不仅练就了职工精湛的技术,同时也培养出石油人乐观豁达的性格。胡志勇所在的修井队,同事们各有所长,胡志勇偏爱健身和学习。健身让他心情舒畅,学习则是一个年轻职工应有的追求。为了和外员更好地进行技术交流,胡志勇等人在翻译的帮助下学起了俄语,没事他还和外员讨论发音,2015年回国时,胡志勇已经掌握了2000余个俄文词汇,可以完成简单的对话。
  如今,由于工作需求胡志勇被调至公司海洋试油作业11队,实现了从陆地作业到海洋作业的华丽蜕变,对于勤奋好学的他有挑战就有动力,今后他将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家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