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吕剧演员盖勇:
从事喜欢的表演人生是幸福的
2016年09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9月9日晚,作为我省评选出来的13位青年戏曲名家之一,山东省吕剧院青年演员盖勇精彩演绎的经典吕剧《姊妹易嫁》《画龙点睛》片段,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在此次演出的备演期间,盖勇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畅谈自己的吕剧情怀,以及对这门传统艺术的深刻认识,“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人生是幸福的。”
  本报记者 师文静    

一心奔戏校
终圆吕剧梦

  盖勇出生在吕剧之乡滨州,整个家庭热爱吕剧的氛围,让盖勇从小就耳濡目染,“我是上世纪70年代出生,我的父辈老人都会唱吕剧,所以从小我对吕剧有一种情结。而正儿八经地学吕剧,还是受我姐姐的影响。她很小就是滨州吕剧团的演员了,包括后来我考戏校都是受姐姐的影响。”1985年还在上初中的盖勇听说山东省戏曲学校去滨州招生,就打定主意去考试,但由于去晚了,没能见到招考人员,遗憾而归。“因为喜欢吕剧,后来学也不上了,就在滨州吕剧团学戏曲基本功。”
  几年之后,山东省戏曲学校再一次去滨州招生,盖勇才圆梦吕剧。考上山东省戏曲学校后,盖勇开始跟着专业老师学习吕剧,由于接触和学习的都是李岱江、郎咸芬等吕剧传承名家的作品,他逐渐对吕剧有了深刻认识,希望通过学习传承吕剧艺术精华。因吕剧对行当分得不是太清楚,盖勇决心将各个行当的基本功都夯实。“老师们是省吕剧院的老演员,业务能力都很强,要求也很严格,节假日都帮助学生们练功。省戏校4年时间,在严格、严谨的训练下我打下了扎实的吕剧基础。”盖勇称,现在回头想想,很感谢当时的老师们。
  戏校时期,盖勇每天排练到晚上熄灯前,周末最多歇半天,大部分时间留在排练室练习基本功和唱腔。在学校举办的一次汇演比赛中,他崭露头角。
多年“龙套”
长本事显山露水

  上世纪90年代初,剧团整体处在艰难时期,待遇不高,日子非常难熬。毕业后,盖勇的很多同学都改行了,但一直执著于吕剧的他最终选择进入了山东省吕剧院,做了一名演员。“因为从内心深处喜欢吕剧,很有感情,当时虽然外部影响比较多,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
  进入山东省吕剧院后,盖勇开始系统地排练和表演《李二嫂改嫁》《姊妹易嫁》《借年》《小姑贤》《三拉房》《逼婚记》等传统吕剧大戏。“虽然头几年都是‘跑龙套’,全是小角色,但当时我开始有意识地积累自己,老戏和新戏都接触,即便是这个戏我没有角色,但私底下我还是从头到尾都唱下来。只有多学习,自身素质才能有提高,我是这么想的。”
  因为平时勤奋好学,踏实研磨院里排过的每一部戏,关键时刻盖勇总能顶上去。有一次下乡演出,需要临时加一部戏,在团队里老演员的指点下,盖勇练了两天就上台了,很好地完成了演出任务。“工作前几年,老一辈演员上台演出,我就站在边上认真看,琢磨他们怎么演,把唱词都背下来。所以让我接一台陌生的戏,我能很快适应。有的老演员突然闹嗓子时,我也能顶替一下。虽然完成得不算完美,但是效果也不错。”
  2002年,省吕剧院排练的传统戏《玩会跳船》参加全国地方戏展演,离开赛还有一周时,原定的男主角因故不能参加,院里临时决定换成盖勇,常年积累和认真“跑龙套”的盖勇有了表现机会。那次比赛虽然只获了三等奖,但盖勇的表现还是获得了剧院的认可。慢慢地,他开始挑大梁,主演了《画龙点睛》《大唐黜官记》等多台大戏,后者还拿了第九届中国艺术节的奖项。
沉下心来
求飞跃心想事成

  能成为13位山东戏曲青年名家之一,说明盖勇已成为青年吕剧演员中的领头羊。盖勇的舞台演出多以小生出场,在省吕剧院的多个剧目中担纲主演或二号。“原来演戏更多的是一股冲劲儿,比较有激情,也非常想演好,现在的我更能沉静下来挖掘戏剧中的人物感情了;原来拿到一个角色,想的是如何完成外在的程式化表演,注重角色的动作戏,现在则是通过人物情感去推动演出,能将人物有血有肉地展示在观众面前。”
  历年来,山东省吕剧院非常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盖勇称他常有机会出去与其他剧种和社团的演员、名家进行交流,观摩学习,加上随着阅历的增加,他感觉到自己在吕剧表演上有了质的飞跃。“能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人生是幸福的。当然也有苦恼,那就是在完美呈现一个角色之前,对角色进行揣摩挖掘的时候。”
  在省吕剧院新排现代吕剧《回家》中,盖勇出演两个角色,一个是年轻的兵,一个是年龄跨度几十年的老兵。盖勇称拿到这两个角色后,他感觉在现代戏表演上遇到了挫折。“原来接触过现代戏,但是没有踏实地去创作一个从无到有的角色。古装戏有程式表演作为辅助,但现代戏则要求演员‘转型’,内心要丰富,表演不能靠水袖和扇子了,怎么去表现人物呢?当时很苦恼。”盖勇称,这个时候,《回家》的导演、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主任卢昂给了他很大的帮助,在导演的指导下,他逐渐把握住了现代戏中人物的塑造要点。“此后我对现代戏特别有信心。从刚毕业什么不懂的学生,慢慢发展到今天,把吕剧表演的路走通了,走顺了,心里很感慨,也很感恩。”
地方戏曲
要兼容并蓄留精华

  盖勇说,他经常学习揣摩越剧、豫剧、黄梅戏、京剧等剧种演出的精彩之处,沉淀、吸收、内化到自己的表演中。他认为,虽然吕剧是山东地方戏种,但也需要兼容并蓄,演员在表演中要吸纳各剧种的精华为自身所用。“钻研很多剧种,对自己的吕剧表演还是有一定帮助的。”
  谈到当下吕剧的传承和推广问题,盖勇称,古老戏曲要传承发展下去需要综合各方面因素,既要有好作品,也需要加大推广宣传,更需要有领军人物来带动剧种的发展。“黄梅戏、昆曲等剧种在流行推广上做得挺好,这些剧种非常注重推青年演员,观众群也大。”
  盖勇高兴地表示,在近几年吕剧进校园的演出中,他发现其实有很多年轻观众喜欢吕剧。“现在的传统吕剧都有改良,新排的《补天》《回家》《画龙点睛》等,年轻观众反响也很好。虽然很多大学生对吕剧这种艺术形式很陌生,但是一旦故事能吸引他们,他们对吕剧还是很欢迎的。”盖勇称,近期《姊妹易嫁》在青岛高校演出时,观众就非常多,说明这两年青年人对传统戏剧的关注增加。
人物简介
  山东省吕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省吕剧院)优秀青年演员,工小生,其扮相儒雅、行腔流畅、气韵悠扬,善于塑造人物且能汲取其他剧种表演手段为己所用,在表演上有继承有创新,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代表剧目有《画龙点睛》《过年》《大唐黜官记》《回家》《三拉房》《小姑贤》《姊妹易嫁》《逼婚记》等。曾荣获第九届中国艺术节表演奖、全国青年演员比赛“三等奖”、首届中国戏曲大赛红梅奖山东赛区一等奖、吕剧艺术节一等奖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