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形成话题点,但票房并不给力
文艺片,你的知音在哪里
2016年10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之前一直被认为“叫好不叫座”的文艺电影,最近似乎成了热点:近日,全国第一个艺术院线联盟成立,承诺每个加盟影厅每天至少放映三场艺术电影;《路边野餐》《黑处有什么》等文艺片,受到广泛关注。一时间,业界惊呼文艺片的春天来了。
  但事实是,文艺片虽有了热点,亮点仍然贫乏。今年到目前为止,票房最高的文艺片《路边野餐》不足1000万元,可见文艺片只是得到了话题关注,仍属于小圈子的爱好。

  本报记者 倪自放     

一个误区:
审查扼杀了文艺片

  顶着“中国版《杀人回忆》”名号的《黑处有什么》,是近期不折不扣的话题影片,它在此前的电影节展映活动中收获赞誉,曾被姜文评价为“少有的那么沉着、那么坏、那么荒诞的作品”,可在影院仍然逃脱不了尴尬的局面:上映两周票房不足600万元。观众对它的评价并不比之前在电影节上的评价高,冷静的影评人称之为“一部合格的导演处女作作品”。
  《黑处有什么》票房惨淡、口碑未能延续,被认为是因为影院版在审查时被改动太多,导致该片水准下降。《黑处有什么》在上映时改动幅度较大,甚至主要人物的命运都与在电影节上展映的版本大相径庭。
  但更多理性的观点认为,一部文艺片能否被市场认可,甚至艺术水准是否高,审查不是主要原因。近期上映的题材比较尖锐的《驴得水》在艺术口碑和市场表现上都被看好,文艺气息也被认可,这部影片却是一次审查就通过。
  内容上的小众化,似乎是文艺片在影院遇冷的主要原因。《黑处有什么》的导演王一淳承认影片内容偏向于表达一个少女的内心世界,过于个人化。只获得20多万元票房的《冬》则更具探索性,用无声的表现手法,通过一位离群索居的老人和鱼、鸟、小童的互动来传达寓意,对空巢老人这一话题的探讨足够深刻,但对目前的电影市场而言,该片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还是相对小众化了。
一点困惑:
谁是文艺片的观众

  艺术水准不够高,是相当多的文艺片被诟病的主要原因。近期的话题文艺片《路边野餐》《黑处有什么》虽然在艺术上充满野心,但这两部作品都是导演的处女作,有可能存在艺术水准不成熟的情况。
  那么国外优秀的文艺片能够得到中国观众的认可吗?李安的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现在被炒得很热,这主要归于李安导演的号召力,作为一部偏文艺的作品,11月中旬该片上映后会有什么样的反响,目前尚不可预测。
  另一个现实是,正在济南百丽宫影城举行的欧盟影展,团体票销售不甚理想,这也是海外优秀文艺片在中国影院遇冷的一个证据。据记者了解,此次欧盟影展济南站展映的影片,比如《我是布莱克》《毕业会考》等,一半以上是戛纳电影节获奖影片,说这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水准较高的文艺片展映一点都不为过,但让观众走进影院看这些影片,仍然很困难。
一点启示:
网络更适合文艺片

  近期的话题文艺片虽然市场遇冷,但在网络平台上似乎得到了认可。对于《冬》来说,八年拍一部电影的故事似乎无法感动影院观众,在院线上映时,该片排片最高仅为0.04%,累计票房仅24万元。幸好,《冬》首次采用院线和视频网站同步上映的模式。截至目前,《冬》在网络上有近600万次的播放量,这个数字远比院线成绩好多了。
  更为明显的是《黑处有什么》,在影院上映两周,院线排片几乎降到了0.1%,但该片在网络付费播出,两天的播放量就超过600万次。
  文艺片在网络上获得认可,也体现在部分海外文艺片上。最近,韩国电影《釜山行》在网络平台获得中国观众的热捧,有评论甚至称,仅凭借它,就可以说韩国电影领先中国多少年。但中国观众对韩国文艺片的支持,也只体现在网络平台上,之前口碑超高的《暗杀》在中国影院上映时,票房惨得一塌糊涂。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