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气片热了,“暖气病”来了
呼吸道疾病、皮肤病多发,医生提醒过暖不是福,室温控制在18℃-20℃为宜
2016年11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刘腾腾
  嘴唇干裂、皮肤干燥、感冒咳嗽、烦躁不安……供暖季来临后,人们在享受屋内暖和舒适温度的同时,“暖气病”也开始找上门,医院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开始增多,老人和儿童则是易感人群,随之增多的还有皮肤病、眼部疾病的患者。医生建议,供暖季要注意开窗通风,温度湿度要适宜,建议室内温度控制在18℃-20℃之间。
屋内空气干燥,6岁男童鼻血流不停
  家住天山小区的闫女士家里温度一直在24℃左右,工作的办公室同样在20℃以上。天天在温暖舒适的环境中生活工作,让不少人感到羡慕。但闫女士最近一段时间早晨起床都会觉得口干舌燥、胸闷气短,家里空气干燥也让她心情格外郁闷,在单位上班时也总是昏昏沉沉,打不起精神,其他家人也都感觉身体不适,6岁的儿子小涛还经常流鼻血,让闫女士和家人着实紧张了一把。
  “从供暖开始后,这些天呼吸道感染、咽干、咳嗽的病人有所增加,就是由于室内变暖,室内外温差变大,不注意防范所引起的。”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干部保健科主任医师魏陵博介绍。
  魏陵博分析,每年供暖开始后,都会有不少感冒、咽部不适等上呼吸道疾病患者扎堆就医。这是因为供暖开始后室温骤然升高,人们又习惯于紧闭门窗御寒,造成室内空气流通不畅,细菌滋生,呼吸系统的抵抗力下降,引起烦躁不安、鼻咽干燥、头晕眼花等“暖气病”。
皮肤病、眼部疾病也有所增加
  魏陵博介绍,在供暖初期最多发的就是呼吸道疾病,老年人跟儿童则是易感人群。此外,很多市民没有清洁暖气片的习惯,供暖后暖气片上的灰尘就会飘到空气中,从而附在干燥的粘膜上,引发多类呼吸道疾病。
  除了呼吸道疾病多发外,冬季干燥的天气还会引起皮肤病的发生。据介绍,由于冬季人们皮肤本来就会很干燥,加上供暖后室内干燥高温,皮肤容易出现瘙痒症状,尤其是皮肤泌油脂的能力较差的老年人。此外,不少年轻女性会出现青春痘爆发的情况。
  长时间呆在干燥的室内,体内水分流失多,导致尿量减少,同样也会增加患上泌尿系统疾病的风险,还有心慌胸闷、眼睛干燥等疾病症状也都是冬季供暖季高发的病症。
房间温度在18℃-20℃之间为宜
  魏陵博提醒市民,长期处于暖气房内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房间温度适宜,建议在18℃-20℃之间。魏陵博介绍,有人喜欢将室内温度调得很高,在家只穿单衣裤,这样对身体并没有好处。冬天室内温度在18℃-20℃是较为适宜的,如果温度过高,室内室外冰火两重天,人一出门,皮肤不能适应室外的寒冷,反而容易感冒。人体器官有用进废退的特点,人老是处于一种温室状态就会经不起风霜雨雪的考验,这一点对儿童、上班族尤为重要。
  同时,室内湿度要适宜,冬天暖气开放,室内往往偏燥,人体表面、呼吸还要蒸发或呼出水分,这叫不显性失水,每天最少800毫升。每天排尿、排便等显性失水最少700毫升,所以住暖气房一定要补充水分。人在相对湿度为30%—40%的环境中较为适宜,增加室内湿度可以用加湿器来解决。
  此外,室内应定时通风。冬天为了保证室温往往紧闭门窗,温度虽然高了,但是室内空气、细菌病毒无法清除,因此每天天气晴好的时候应开窗换气,使室内空气焕然一新,并清扫室内卫生垃圾,可以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尤其在学校、办公室等人口较多的场合,一定要开窗换气,既能使人头脑清醒,还能减少流感的传播。最后,一定要多见阳光。许多人进了暖气房就不愿意出门了,其实暖气再暖也代替不了阳光,晒太阳可以增加钙的吸收,避免骨质疏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