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流通
2016年11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双向流通
  淄川区西河镇开展农产品进城、日用品下乡“双向流通”电商扶贫,通过成立电商合作联社等方式,解决群众农产品销售难和购物难问题,为全镇1100户贫困户开辟增收渠道。
扶贫资金+党贷福
+农户贷

  西河镇采取“扶贫资金+党贷福+银行贷款”方式筹措资金,在全镇实施光伏发电项目。采取“大集中、小分散”安装方式,对剩余部分以镇为单位选择合适位置进行集中安装,确保光伏发电项目实现贫困户全覆盖。
电商+旅游+以房养老
  西河镇东庄村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探索“旅游+电商+以房养老”的多元化精准扶贫新模式,推进贫困群众持续增收,实现长期稳定脱贫。
“第一书记”
  太河镇梦泉村“第一书记”淄川区文化旅游和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李菲,协调实施一对一挂包帮扶计划,为全村10户贫困户每户送去1000元的救助资金,为梦泉村的乡村旅游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党建带扶贫
  淄川区龙泉镇将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以党建带扶贫、以扶贫促党建。落实党员干部挂包贫困户帮扶制度,结对贫困户487户,“一户一策”制定帮扶举措。
因贫施策
  太河镇精准扶贫工作涉及94个村,其中省定贫困村54个,精准识别贫困户1585户2788人。该镇确定了精准施策、项目资金整合、抓好社会扶贫、精准管理“四个坚持”工作法,推进扶贫工作顺利开展。
发展农业产业
  太河镇依托独特的地域环境和农业产业化优势,实施专项扶贫项目81个,涉及项目资金1744万元。
产业带动
  太河镇争取产业扶贫资金支持,投资1690万元,对54个省级贫困村进行科学编制项目方案,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实施龙头产业带动。
“寨里样本”
  光伏发电、“村庄托管”及特色种养等产业扶贫在寨里镇遍地开花,成为变输血为造血,产业扶贫的“寨里样本”。

  淄川区龙泉镇政协工作室主任刘松(左一)在久润富硒生态园,与久润富硒合作社党支部书记了解帮扶贫困户生产情况。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