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假的理由
2017年08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这里说的请假,是我上学时代的请假,那时请假是要有理由的,没有理由或理由不充分,老师不准假。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推磨常是我请假的理由。将粮食加工成面粉,靠的是石磨。畜力不足,就靠人来推磨。石磨很沉,一个人推着很吃力。家里做干粮没面了,又不是星期天,就请假,请半天或一两节课的假,回家帮着母亲推磨。民以食为天,请假推磨,老师无条件准假。那时农家孩子多,一般都是兄弟姐妹三五个,有的还多,大人忙得不得了时,也有为看小弟弟或小妹妹而请假的。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有的学生请假走亲戚。老师不准假,家长就去学校找老师,亲自给孩子请假,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大人忙脱不开身。其实,个中另有隐情。八杆子拨拉不着的亲戚,儿娶媳妇女出嫁、老人生日娃满月,告诉了,不去不是那么回事,大人去就得掏钱,小孩子去不用掏钱,只拿几把子挂面或几斤馒头就行。
  三年生活困难时期,我还为剜野菜撸榆叶请过假。星期天去远坡,不是星期天,下午放了学去近坡,实在不接济了,中间就请半天或一天假。我的姐姐,小学念了一年就不念了,是为照看妹妹而辍学的。
  我念初中时,三年生活困难刚刚过去,能吃上地瓜面窝头了。星期天下午背着一周的嚼用去上学,到下周的星期六下午才回家。在校生活非常艰苦,于是就盼星期六。不光我盼,同学们都盼,盼星期六,盼回家。学生中有这样一个顺口溜:星期一,别心急;星期二,沉住气……星期五,打好谱;星期六往老师屋里凑。
  那时一周上6天的课,周六下午两节课,比平日少一节自习。请假,一般是请星期六下午的假。星期六下午的课一般都是副课。有的请一节课的假,有的请两节课的假。学校离我家30里路,算是远的。远点近点都是徒步走,有自行车的人,一个班也就三两个。
  那时的老师都是一副菩萨心肠。学生请假,先是做思想工作,说什么也不能耽误学习呀,啥事非要请假呀,等到星期天去处理不行吗?不管老师怎么做思想工作,只要低着头,硬泡软磨,坚持请假回家,老师一定是准假的。“走吧。星期天下午早点儿来。”男生请假,含含糊糊,支支吾吾说不出个理由时,老师会半开玩笑地问:“是不是家里给说媳妇了,回家见面去呀?”
  请假的理由,打着时代的印记。以上说的这些理由,现在或是已不存在,或是已不再称其为理由。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