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的呵护助我走过35年抗癌路”
去年再次查出患癌,她乐观豁达面对
2017年11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2011年7月,王世珍与布达拉宫合影。
     35年前,王世珍被查出结肠癌,在那个谈癌色变的时代,她的疾病给家庭带来了很大的打击。
  “丈夫一直没有告诉我实情,我以为自己就是肠息肉,直到18年后我才看到了自己的病历。”今年72岁的王世珍告诉记者,“是丈夫对我的呵护与支持助我走过了这35年。”
  见习记者 王倩      

  手术18年后,她才知道患癌真相
  1976年,王世珍检查出结肠上长了息肉,当时她并没有当回事,而且怕耽误工作,也怕治病花钱,再加上丈夫正在出差,治病的事就一再耽搁下来。“没想到这一耽搁,肠息肉发生了恶变,让我们付出了更大的代价。”
  到了1982年秋天,6年前王世珍没有当回事的肠息肉恶变成了结肠癌。“当时,我经常出现排便困难的情况,就去了山东省立医院进行检查。”王世珍说,检查后就直接进行了手术,“当时结果是老伴拿的,他只告诉我说是肠息肉,手术切除掉就好了。”
  “检查结果出来是结肠癌,当时我就瘫在了地上。”王世珍的丈夫张登翔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还是一阵后怕,“在那个年代被确诊为癌症,基本就是判了死刑,我不敢让她知道真相啊。”张登翔为了让老伴安心治疗,就说了一个“善意的谎言”。
  之后,王世珍八天内做了两次手术,截掉了16厘米的结肠,“手术整整进行了5个多小时,出手术室后的三天,她都不睁眼、不进食,也不认人,一直到第四天下午才缓过劲来。”
  除了每天到医院照顾老伴,张登翔还要照看父母,“我住院的四十多天里,他每天都要骑将近一百里地,等我出院的时候,他整整瘦了17斤。”王世珍说,自己能走到现在,多亏了老伴的呵护与陪伴。
  “患病后,我们家做饭的任务就由老伴主动承担起来,几十年如一日,一直坚持到现在。”王世珍提起老伴,脸上还是充满了感激,“有22年吸烟史的他,在我患病后也戒了,他说不仅能保证家里健康的环境,还能节省不少开支。”
  张登翔为了瞒住真相,将王世珍用的所有药瓶的标签都撕了重新贴,连随访记录都是张登翔自己拿到单位填完了再偷偷送回医院。直到1999年夏,王世珍因更年期综合征住进了济南市中心医院,在出院的时候她发现了曾经患有癌症的记录,“当时我号啕大哭,担心自己没有几天的活头了。”实际上从手术到王世珍发现患癌已经过去了18年,张登翔耐心地把事情从头讲给王世珍听,再一次用爱抚平了王世珍激动的情绪。
  再次患癌,她有信心再战35年
  康复的路并不平坦,2008年,王世珍在体检时,发现肠壁上又长了若干息肉,“我知道后立即进行了手术,医学微创手术的产生和发展给我减少了不少痛苦。”由于体质原因,王世珍从那以后每年都会出现息肉,“一直到现在,我每年都要都要手术切除四五个肠息肉,到今年已经做了八次。”手术虽为微创,但是灌肠、清肠、手术时的痛苦也必须面对和承受,可王世珍不害怕、不急躁,依然精神饱满、心情愉快。“我相信‘心宽一寸,病退一丈’。”
  身体有所恢复后,王世珍就一边工作一边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最开始她只是开始力所能及地散步、晨练,后来开始练瑜伽、做气功,“从鹤翔庄到中华智能功,最后我选定了瑜伽和郭林气功。”
  除了锻炼身体,几十年来,旅游也成为王世珍夫妻生活中的必需品,从黑龙江到海南,从新疆到西藏,从西双版纳到广西银滩、从湖南张家界到安徽黄山、从乐山大佛到九寨沟……他们近乎跑遍了整个中国。“新世纪初,我们先后去了香港、澳门、宝岛台湾,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欣赏了山水美景,2011年之后,我们又先后去了新马泰、韩国、欧洲十国。”
  回顾总结几十年来“与癌共舞”的日日夜夜,平常的生活给了王世珍夫妻俩不平常的教育。去年王世珍又被检查出肺癌,但是现在的她比丈夫更加豁达、乐观,“想到生活条件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今医疗技术的突飞猛进,社会对癌病患者的多方关爱,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再次战胜新的癌症,可恶的癌病已经考验了我35年,我做好了准备,再同肺癌周旋、较量新的35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