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地亚,不走寻常路的“另类斯拉夫”
2018年07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北京时间12日凌晨,克罗地亚在世界杯上依靠加时赛的一粒进球绝杀英格兰,历史上首次挺进世界杯决赛,将于15日与法国争夺世界杯冠军。对于这个人口只有400多万的小国,很多人对它的印象仅止于它的球员在世界杯赛场上时隔20年再度成为黑马。但实际上,这个民族在欧洲历史上的“爆冷”一点儿也不比绿茵场上少。
  克罗地亚和本届世界杯东道主俄罗斯,从人种上说都是斯拉夫人,以斯拉夫人老大哥自居的俄罗斯,对这些同文同种的“小兄弟”都有点特殊的情分。但四分之一决赛克罗地亚干掉俄罗斯后,却爆出克罗地亚队助教和球员替乌克兰出头、用政治言语挑衅俄罗斯的新闻。明明在人家的地盘上,却非要抬杠,克罗地亚这股冲劲儿也是没谁了。
  其实不仅跟俄罗斯不对付,克罗地亚跟他的斯拉夫近邻塞尔维亚也是冤家。两国语言本来极为相近,据说跟山东话和东北话的区别差不多,却偏要一个用拉丁字母拼(克罗地亚语),一个用西里尔字母拼(塞尔维亚语),完全搞成了文字上互不相通的两种语言。上世纪90年代初南联盟解体,也是克罗地亚人率先闹起来,指责塞尔维亚人欺压他们这个少数民族。
  更奇怪的是,克罗地亚的这种抬杠仅限于斯拉夫民族圈里,对于西方民族,克罗地亚反而特别亲。在中世纪史上,克罗地亚贵族一直以德意志人自居,上赶着当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封臣。二战期间德国入侵南斯拉夫,按说这是侵略,但克罗地亚人却视之为“解放”,并借机搞了个“克罗地亚独立国”。冷战结束后南斯拉夫解体,克罗地亚刚宣布独立,就立刻得到了西方阵营的特别支持。时任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不顾战火纷飞,三次跑到克罗地亚去为其独立运动加油鼓劲,高呼“独立的克罗地亚万岁”,最后在北约给钱、给枪加支招的鼎力支援下,克罗地亚顽强地把独立之战打赢了。
  在很多人看来,克罗地亚的这些做法可能是“胳膊肘往外拐”的“叛徒”行为,但在克罗地亚人的思维中,这种基于价值观的文化认同是很正常的。克罗地亚在文化上对西方的皈依,可以追溯到公元4世纪末的东西罗马分裂,当时克罗地亚的前身萨尔玛提亚虽然身处巴尔干半岛,却被分给了西罗马帝国。此后的1000多年中,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信的是西欧的天主教、写的是西欧的拉丁字母、生意伙伴是意大利的威尼斯商人。到了15世纪,强大的土耳其人铁蹄踏遍整个巴尔干半岛,又是威尼斯、奥地利等天主教国家数次血战,守住了克罗地亚这个基督徒在巴尔干最后的桥头堡。
  可以说,经过一千多年的共同生活和战斗,克罗地亚早已与西欧血脉相连。克罗地亚重新被划给南斯拉夫,仅仅是一战后以民族划分国家的主张所导致的“拉郎配”。这就好比一个给城里富人当了多年养子的青年,突然被乡下的亲爹领回农村过苦日子,虽说“血浓于水”,但谁要是落到这种境遇,最终离家出走也是情有可原。
  如今,克罗地亚在政治军事上是北约和欧盟的双料成员国,经济上人均GDP超过1.3万美元,成了巴尔干半岛上为数不多的发达国家,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富裕的国度仅仅20多年前还因为闹独立而被打成了一片废墟。而克罗地亚的这种崛起也体现在了足球上——如果说20年前的法国世界杯上,克罗地亚打进四强还是吃了南斯拉夫足球的老本,那么今天,克罗地亚队的卷土重来,则完全得益于其球员对欧洲五大联赛的深度参与,是克罗地亚战后西欧化的成果之一。
  在东西欧的交界处,克罗地亚一路向西走了一千多年,你可以不认同他们的这种追求,但你应该为这个民族千年不变的努力和执著而鼓掌。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