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粤通高铁一年,回家和创业的路比以前近了
来山东找机会的广东人增一成
2015年02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春运期间,济南到广州的高铁几乎趟趟满员。
  济南至广州的旅客匆匆赶高铁。
     山东到广东,本是一段遥远的距离,却因为高铁变得越来越近了。济南、青岛至广州这条高铁线路自2014年1月20日开通,一年来让不少往年不回家的人,动起了探亲的念头,同时高铁也起到了招商引资的效果。不少山东人前往广州打工,也有很多广东人来到山东找机遇。记者于2月6日、7日分别乘坐G275、G276,往返于鲁粤之间,体验高铁之旅。
  文/片 本报记者 沈振

商务座都爆满
高铁也超员

  7日上午7点50分,距离广州南至青岛G276次列车开车还有近半小时,站台已开始检票。通过检票口的旅客拉着行李跑了出来,生怕自己下到站台后,没有时间上车。几个行李多的旅客,不时回头弯腰去捡刚刚落到地上的小包。
  “14车在哪儿?”站台上,已经下来的旅客,慌张地询问守在列车门口的乘务员,而在乘务员身旁的列车电子显示屏上,就写着“14车”。
  8点08分,离开车大约还有5分钟,大部分旅客都已上车。一位拖着行李车的中年男子,慌忙地往车厢跑,身后一大一小两个男孩,努力地追着想跟上自己的爸爸。“注意孩子!”列车员大声提醒该男子,这时他才回头拉起孩子的手。
  8点13分,列车飞快地由广州南站驶出。每节车厢内,都是正忙着整理行李的旅客,行李架上早已满满当当,车厢连接处也都堆满了大件行李。5号车厢内,乘务员正整理着那些被乘客随意堆放在过道的行李,不时抬起自己手臂甩一甩,放松一下。“没想到始发站就这么多人,还带这么多行李,有些太重了。”这是乘务员段媛媛第一次在高铁上遇到春运,客流量超出了她的预想。
  “我补张票,到潍坊的。”列车餐车里,多位没有来得及买票的乘客围着乘务员要求补票。家是潍坊的大学生郝岩,因为只买到了一张到枣庄的车票,也等着乘务员补票。去年,因为学校放假晚,郝岩寒假回家赶上了春运。“硬卧根本抢不到”,而飞机票价对他来说又承担不起,只好买了一张硬座票,一路坐了27个小时。
  去年春运回家的经历让他终生难忘,他也“发了誓”,以后再也不在春运期间坐硬座了。去年,郝岩乘坐的是特快列车。人特别多,因为上厕所太麻烦,他连水都不敢喝。“过道和厕所里也挤满了人。”郝岩笑着说。今年郝岩的学校放假依然很晚,再次赶上了春运,他硬着头皮买了一张高铁票。“虽然打7.5折,但还是有点贵。”郝岩掏出口袋里那张价值近600元的二等座票,有点心疼地说。
  G276以300公里的时速向北飞驰,此时餐车里因为买不到直达票而前来补票的旅客,往来不断。没一会儿,乘务员焦裕颜身上背着的补票包就被补票费塞满了。“今天人太多了,现在每一站上来的都有许多需要延长乘车区间的旅客。”焦裕颜说。
  列车在驶出武汉站后,车长宋辉手里拿的列车票据终端上,各个车厢的状态已是全线飘红,显示乘客已达1000人。“没想到连商务座都坐满了。”宋辉也有点吃惊。他告诉记者,现在车上,已经超员了。“今天列车从广州始发时就差不多满员了,现在能买到票已经很不容易了。”宋辉说,这趟车经过长沙、武汉以及合肥,平时客流就很多,春运期间客流量特别大。
  济南、青岛至广州这条高铁线路自2014年1月20日起隔日开行,虽然是隔日开行,每趟车都几乎满载,这超出了许多人的预计。2014年4月1日济南、青岛至广州的高铁列车实现每日开行。青岛往返广州的高铁,使得那些常年在广东工作的山东人离家的距离更近了。
三岁孩子
第一次回青州老家

  在列车6号和7号车厢连接处,杜军正靠着车厢望着窗外连绵的大山,“坐累了,站会儿。”
  杜军和妻子都是潍坊人,两人在广东清远15年了,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这次是带着孩子,以及来清远帮他们照顾孩子的岳母一起回潍坊过年。因为火车票预售期为60天,杜军在去年12月22日便开始在网上抢票。因为之前从未在网上买过火车票,这次他提前跟着同事学习了购票步骤。“我今年先后给家人抢了22张车票。”为啥抢这么多张票?杜军说自己也是没办法,因为自己和妻子的放假时间一直不能确定。
  在没有高铁前,每次过年回家都让他们非常头疼,仅有的几趟普通列车,在返乡大军中,很难抢到卧铺票,有时甚至连硬座都抢不到,而一次往返近3000元的机票,又让他们望而却步。即使是坐飞机,杜军也需要先跑到广州才能回家。“非常麻烦,以前能不回家就不回家了。”那时,杜军一家差不多两年才回一次潍坊老家,慢慢地,杜军觉得自己和家里人的距离越来越远了。
  去年,潍坊至清远有了直达的高铁,虽然票价比普通车贵了很多,但对于杜军来说可以接受。去年9月份,因为家里有事,杜军就乘高铁回去了一次,让杜军觉得回家的路比之前近了很多。在清远的山东老乡中,也都有这样的感觉。
  在10号车厢,你走上一段就会发现,满车厢里都是山东口音,十分亲切。在车长宋辉手里的数据终端上显示,10车里有2/3的旅客是到山东下车,枣庄、济南、淄博、潍坊,只要G276在山东内停靠,就有到站的旅客。
  车厢里到处是孩子的嬉闹声,为了让孩子能够安静下来,许多乘客将手机、平板电脑拿来让孩子看动画片或者玩游戏。车长宋辉告诉记者,现在每节车厢都有十多名儿童,他们巡查时每走几步就要提醒家长注意孩子的安全。
  “爸爸,爸爸,我们什么时候能到呀?我都等不急了。”10号车厢里,一个趴在窗户上的小女孩不时地回头问。小女孩姓张,今年3岁,一直跟着父母在广州长大,到现在还没回过青州老家。“以前孩子太小,回趟家太折腾。”小女孩的父亲说,今年公司放假早,又有直达高铁,便想带孩子回老家看看。
过去25小时
如今只要十来个小时

  鲁粤两地之间有了直通的高铁,不仅方便了人们的通行,也带动了两地越来越多的经济交流。目前在山东省内有公司业务的广东人有20多万人,他们主要分布在房地产、汽车、家装陶瓷等行业。“因为交通方便了,去年一年能明显感觉到,往来两地的广东老乡多了起来。”广东商会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一年往来山东发展的广东人同比增长了约10%。
  李毅是广州人,近年来一直在青岛做环保再生产的生意。2月6日上午,从青岛乘坐高铁返回广州过年。因为公司业务发展,李毅曾经半年飞了28万公里,其中一次遇到了飞机故障。“那次之后就有点心理障碍了,除非事情非常紧急,我才会考虑坐飞机。”李毅说,他现在往来广州和青岛之间,都是选择高铁。
  这次李毅乘坐的是一等座,全程票价为1451.5元,而当天青岛至广州的机票仅为486元,比高铁便宜近1000元。不仅机票价格便宜,时间也只需要3个小时,李毅坐高铁需要12小时45分,他说,选择高铁有一些来自个人业务的考虑。因为最近两年李毅的公司业务一直处于增长阶段,自己非常担心因为坐飞机手机关机而错过一些重要的事情。就在采访时,李毅又接到了一个来自公司的电话。
  和李毅一样经常往来山东和广东之间的,还有在淄博做陶瓷生意的陈先生。2014年全年,因为公司业务的原因,陈先生在佛山和淄博之间跑了11趟。他笑称,中国高铁发展离不开他的支持。在淄博与广州之间没有开通高铁之前,陈先生每次返回佛山都要先从淄博赶到济南,再由济南飞往广州,之后再转到佛山。“太麻烦啦!”
  “过去坐火车要25个小时,时间太长,现在有高铁方便多了,虽然票价也不便宜。”陈先生说,这一年来,因为能经常往返谈合作,自己公司的业务也越来也多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