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上种起枣树和石榴
孙耿镇王兴村村民艾亮引领村民种果树,为大家开辟一条致富路
2015年05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一台小型挖掘机正在挖树坑,既节省了人力又加快了进度。                    通讯员 吴莎莎 摄
     2014年,在外打工的孙耿镇王兴村村民艾亮回到家乡,引领村民种植果树,为大家开辟了一条致富路。近日,记者来到果园内,看到村民们正忙着栽种新引进的石榴树种。据了解,石榴树投产后,最低可实现收益100余万元/年。
  本报记者 杨擎
通讯员 吴莎莎

带领村干部实地考察
自己带头种植枣树

  “盐碱地,土质差,庄稼减产,饿人家”。据了解,孙耿镇王兴村有一片盐碱地,土质差收成就不好,以往分地村民都怕分到自己手上。2014年,在外打工的村民艾亮回到家乡,在这片盐碱地上引领村民开始种植果树。
  问及艾亮回村创业的原因,他说:“在异乡打工太受气,不管你干得多好,只要老板不高兴就会挨骂。我心中始终有一个老板梦,为之再苦再累也值得。” 
  “家人十分反对我回乡创业,毕竟这投入大风险也不小。我没有顾忌家人的反对,承包了这片‘没有多大希望的’盐碱地。”艾亮说,乡亲们也认为这片土地没有希望,但他始终认为是由于没有找到适合种植的作物。 
  艾亮通过网络查到枣树耐盐碱,于是先后两次带领村支书和村民代表到沾化进行实地考察、论证,并多次去购买树苗,考察,学习栽种技术,在自己承包的这片盐碱地上全部栽上了枣树。 
  盐碱地里种植枣树存在一定的风险,艾亮多次到农校找专业老师指导,并长期聘请一名技术人员对枣树的生长进行监管,把栽培的这些枣树苗看做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些枣树长势茂盛,收成十分喜人。 
  如今,艾亮已承包120余亩林地,种植50亩“爽果红”和“金丝4号”、70亩“沾化冬枣2号”,预计每亩可产3000余斤,年收入近180万元。 
普及种植技术带村民致富
成立合作社扩大产业规模

  看到枣林的不断扩大,几位村民也想试试。艾亮看到村民仅三五家合伙购买树苗,不但增加了运输成本,选苗品质也参差不齐。于是他召集大家伙统一采购,亲自帮着村民选苗。 
  种果树的乡亲遇到技术难题时,艾亮会主动派出自己的技术人员免费解决困难。“大家相信枣树林能帮助他们致富,我打心眼里高兴。”艾亮说,“大家刚种枣树,对此并不十分了解,我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共享给他们,争取打出品牌。” 
  “今年俺家买了几十棵树苗多亏了艾亮啊!”村民艾健高兴地说,对于种果树他一窍不通,本想买回树苗还得请个专家给指导一下,结果艾亮从买到种到维护全程都包了,他们只是做点日常护理就行了。
  据了解,随着种植枣树的面积越来越大,种植户越来越多,销路成了问题。于是艾亮和村支书商议成立济阳县绿之源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经营的方式,实行统一的管理,帮助村民找销路。 
  同时,园区建成后也可吸引大量市民前来采摘、休闲,为济阳县的乡村旅游项目献出一份绵薄之力。 
投入150余万引进石榴
每年有望收益100余万

  枣园种植完成后,艾亮的创业之路并没有止步。他又通过网络查到泰山大红石榴具有适应性强,寿命长,耐瘠薄、果实个大等优点。于是艾亮和几位村民来到泰安进行实地考察、学习技术,并投资150余万元用于承包土地和购买树苗。 
  近日,记者来到孙耿镇王兴村,在村子的北头看到了正在种植石榴树的村民们。 
  “这些石榴树大都是艾亮买回来的,这一片有不少呢!”村民艾女士高兴地指给记者看,种树这个活挖坑最累人,艾亮就找来一台小型挖掘机,既省了大家的力又加快了速度,一上午大家就种了几百棵。 
  如今树苗已种植大半,看着一棵棵小树苗随风摇曳,艾亮高兴地告诉记者:“如果树苗长势良好,第二年就能结果,结果株率90%,第四年可丰产,亩产达300多公斤。六年后逐渐进入盛果期,亩产达1000~2000公斤。”
  “每斤以最低的市场价5元每斤出售,每年可达收益100余万元。”艾亮说,石榴成熟后可以和枣一起进行观光采摘,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游玩。届时还将发展餐饮、住宿一条龙服务的旅游生态园。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