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普通乡医到全国劳动模范,孟凡珍坚持了26年
行医就是行好,还会一直干下去
2015年05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对话背景:
  在今年的“全国劳模”表彰大会上,济宁乡医孟凡珍荣获“全国劳模”,并且是卫生系统受表彰的三人之一。作为一名乡医,他不愿看乡亲们被病痛折磨,便一脚迈入乡村医生的大门,身怀绝活的他没有借机发财。在他的心里,当医生就是行好,病人掏不起医药费干脆直接免去,这是必须坚持的原则。获评“全国劳动模范”后,他的干劲儿更足了。
荣誉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
  记者:由一名乡村医生到全国劳模,载誉归来有什么感想?
  孟凡珍:激动、骄傲是肯定的,4月28日去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奖,一直到现在还很兴奋,回来后周围亲朋好友都向我祝贺。而且,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人中,只有三人是卫生系统的,我就是其中之一,这种感觉无法用语言形容。这是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经历。
  记者:获得国家级荣誉,你对自己的岗位是否有新认识?
  孟凡珍:之前我已经获得了几十种荣誉称号,参加过多种表彰,可这次到北京,受到了国家领导人接见,尤其是习主席讲“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并两次向“全国劳模”和“全国先进工作者”们鞠躬,这让现场掌声如雷。国家领导人的几句话,带给我们的是无穷的力量。在普通的岗位上,通过自己的双手和劳动,也能有大作为。不只如此,获得荣誉背后,我们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这种荣誉,既是一种表彰,更是一种鞭策,相信以后每一位获得者在自己岗位上都会做得越来越好。
  本报记者 贾凌煜
不忍心看乡亲们受病痛折磨
  记者:卫校毕业后别人都去大医院,你为何回到村里?
  孟凡珍:这还得从第一次接触卫生防疫说起。1983年我高中毕业,那年正赶上传染病肆虐,当时镇上组织成立了50名疫防员,我是其中之一,每天走村串户抓蚊子,给发热病人采血、镜检,正是那次经历让我发现自己喜欢这个工作,有悟性。而且当年本家叔叔在村里开卫生室,从小耳濡目染,村民们被病痛折磨,非常不忍心,就想当医生。1986年我去卫校学习,发誓一定要再回到村里救治父老乡亲,帮助他们解除痛苦。理想很美好,1989年回村后,开始村民有点不接受。那时我20岁出头,村民看着太年轻,根本不相信我。村民们观察一段时间后,发现我操作规范,诊疗技术也不差,就慢慢地就接受了。
  记者:自创治疗腰腿疼的绝活后病人更多了?
  孟凡珍:是的,农村里多数人患有腰腿疼的毛病,有的严重到无法下床行走,传统的针灸、牵引疗法治疗时间长,可效果并不理想。如果动手术,又存在较大的风险,村里人穷,也掏不起开刀的费用。这可怎么办呢?后来通过看古今中外的医药书籍,自己钻研,用几年时间终于创出了“硬膜外腔滴液疗法”,通过在尾椎处滴液治疗,让突出的腰椎间盘慢慢复位,病痛也就解决了。我行医以来的几十本病历本,详细记录了每一位病人的就诊记录,因病施治,一传十、十传百,近点的病人来自济宁各县市区,远点的包括东北三省,甚至还有美国的华人打电话咨询。
治病救人的理想照进现实
  记者:26年里接受你免费治疗的村民得不计其数吧?
  孟凡珍:当初回到村里就是想治病救人,如今是理想照进现实,但是农村人家庭条件相对较低,尤其是一些遇到重大变故的家庭,身体上遭受疼痛折磨,再看不起病,就更痛苦了。所以这些年,来看病的有钱就交钱,没钱欠着,实在拿不起的,就不要了。
  记者:去年你拿出全部家当成立冠名基金,亲朋好友怎么看?
  孟凡珍:2014年6月9日,在全市慈善捐赠大会上,我认捐了100万元的慈善医疗救助基金,用于任城区低保家庭成员、五保老人、三无老人等家庭贫困患者,让他们享受到免费救治,截至目前已经支付了一万多元。刚开始亲朋好友都不理解,妻子也埋怨,但我坚持自己的原则,当医生就是治病救人,行医就是行好,没有别的。尤其是这次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这让我觉得自己做得是对的,是国家对我最大的肯定,我要继续给乡亲们服务好。
提升条件想帮助更多患者
  记者:20多年过去,荣誉挂满墙,卫生室却没变样?
  孟凡珍:现在卫生室的条件确实有限,只有6张床位,外观上没有改变,就我一名医生,越来越跟不上患者的需求,忙时得两个人用一张床位。不瞒你说,这次去领奖途经济南,一位老板请吃饭,听说我的故事后,直接说我“太傻了”,许多人投资建医院盈利颇丰,更何况我这有绝活的人?他想在济南投资建医院,我负责坐诊,给我丰厚的待遇,但是被我拒绝了。我是医生,不是商人,这种商业化的操作,让我从内心觉得愧对家乡的支持。
  记者:如果在济宁呢?
  孟凡珍:在济宁其实也有人找我谈过,我考虑过这个问题。可还是那句话,行医不是为了盈利,挣钱不是当医生的目的,不能被金钱诱惑忘记本来的职责。经营面积扩大了,设施提升了,才能救治更多的人。
  个人简介

  孟凡珍,50岁,任城区唐口街道廉屯村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自创“硬膜外腔滴液疗法”,从业26年里治愈了省内外万余名腰腿疼患者。挣钱不多却十分热衷慈善事业,先后获得多种省、市级荣誉。今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