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 证
——德州市供水总公司二十年的辉煌
2015年05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一张张黝黑泛暗红的脸颊上分不清是供水管道喷出的水还是汗水,夏天在骄阳烈日下他们穿着厚重的抢修服,严寒的冬天数个小时都浸泡在水中,供水抢险刻不容缓,这就是来自德州市供水总公司抢修队伍的真实写照。图为:2014年8月21日,第三水厂主干管被挖断,公司维修人员抢修现场,水中午餐。
  2014年3月,供水公司工作人员上门为低保户服务。
     在鲁西北广袤的平原上,素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美誉之称的德州正以空前的速度崛起。德州的发展离不开水的供给与滋养,作为一家有着近六十年历史的供水企业,德州市供水总公司集公益性、公共性、服务性于一体,正为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发展提供着可靠的基础性支撑。为了切实保证水质安全,供水总公司牢牢把握引水、制水、管理、送水等关键环节,确保用水质量。
  近年来,在市公用事业局的坚强领导下,德州市供水总公司全体干部职工正以昂扬的精神面貌,迈着矫健的步伐,围绕实现“幸福德州”总目标,抓住德州跨越发展的战略机遇,凝神聚力保民生,实现了德州市城市供水事业科学、持续、快速发展。公司自运营以来,先后获得山东省城建行业规范化管理先进单位、山东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山东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省(市)级文明单位称号、德州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集体三等功、德州市文明诚信十佳企业等多项荣誉;2007年,公司“心水相牵”服务品牌荣膺山东省服务名牌。
一路走来 只为居民喝到放心水
  1956年3、4月间,德州市政府建设科组成了自来水公司筹建委员会,以大运河水为水源,开始创办陈庄水厂,即后来的第一水厂。经过修、补、新建后,形成了设计能力2000吨/日的一个小型水厂。1974年10月,以地下水为水源第二水厂应运而生。为彻底解决地下水被严重开采,杜绝长期饮用深层含氟过高的地下水给城市居民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经过1年零9个月的施工建设,1984年7月1日,德州市第三水厂正式投产,德州市居民从此喝上了黄河水。
  由于德州市供水总公司原有第一、第二水厂为地下水水源水厂,水质为重钙酸盐型,超采易形成大面积沉降漏斗,已停产。随着时间的推移,只有德州市第三水厂对城区供水,单水厂供水安全性差。随着我市城市建设的逐步展开,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城市空间急剧扩张。城市用水需求也随着增加,单靠第三水厂供应逐渐显得“捉襟见肘”。为给城市发展打好基础,同时解决高铁新区及原有城区供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市委、市政府等各级领导机构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做好顶层设计,决定在抬头寺镇建设德州市第四净水厂供水工程。德州市第四净水厂于2013年5月18日正式开工建设,2014年5月投入运行。该项目总投资为1.9亿元,采用国内先进制水技术,集信息化、自动化、可视化等特点于一身,设计日供水11万立方米。建成后的德州市第四水厂进一步完善了我市供水安全体系,起到东西平衡,互为补充的作用,达到高铁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德城区和运河经济开发区双厂供水四区联网,保证了城市供水安全。
  作为完成供水任务的重要一环,供水管网设计和建设必不可少。二十年来,德州市供水公司毫不松懈的抓好管网改造、新建工程和城建项目的推进工作。仅2014年一年就完成四水厂出水主干管DN1000供水工程、经二路DN300供水工程、萱蕙路De315供水工程、德兴北路De315供水工程等10项供水工程,完成建设供水管道总长度为19.02千米。到2015年供水服务70万人,供水管网长度905公里,供水事业的发展不仅演绎着一座城市硬件的提升历史,更折射出这座城市整体面貌的沧桑巨变。
  除此之外,供水公司还在东北商贸物流城建设完成加压泵站满足该区域的供水需求;发挥一水厂设备和地理优势,完成清水库改造任务进一步提高运河经济开发区水压,进一步提高供水质量;积极推进一户一表改造和二次供水专营设施改造,努力解决居民用水“最后一公里”难题,逐步完成“源、点、线、面”的供水布局。
拓展服务方式 营造良好服务环境
  城市供水是重要的公益性、服务性事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多年来,德州市供水总公司紧紧围绕“优质、规范、热情、真诚”的要求,不断强化服务民生、和谐供水的能力,始终体现出供水事业在服务州城百姓生活方面的先锋作用。
  首先,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拓展用户基数,让更多的州城人民用上安全、优质、健康的自来水;其次,做好服务,特别注意各类市民投诉和热线办理力度,注重实效,全力解决市民用水难题;第三,做好困难用户的服务工作,建有“绿色通道”,主动上门服务,用行动赢取民心;第四,强化制度建设,推行绩效考核,使员工每人头上有指标、人人肩上扛任务,杜绝“庸、懒、散”;最后,适应时代新潮流,主动融入信息化,运用QQ、微博、微信、飞信等现代新兴媒体,拉近距离,倾听诉求,提高效率,让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点赞。通过不断强化服务、做好监督检查,公司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心水相牵”服务品牌也获得省级服务名牌称号,并多次通过复审。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多年来德州市供水公司致力于发展志愿服务,大力倡导奉献互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深入社区志愿服务,努力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增近党群干群关系。公司于2013年4月5日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组织机构,以尽己所能、帮助他人、服务社会、持之以恒为组织原则,以扶贫助困服务为主要活动开展形式,定期开展一系列志愿者服务活动。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定期开展志愿者活动已经成为公司的企业文化,并且形成了长效机制,三年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二百余次。
  自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以来,志愿者行动不断创新服务领域,目前已涵盖社区服务、助老助残、扶贫济困等领域,锤炼了一支有激情、有号召力、有一定专长和志愿服务水平的骨干志愿者队伍。为福利院老人送温暖,给孤残儿童献爱心,“进车间、进社区、进乡村送服务”,无偿献血与宣传活动,爱心募捐活动,“扶残助残 携手同行”与残疾人结对子一对一帮扶活动,为德州市社会福利院孤残儿童筹建“德州供水爱心图书室”等一系列“志愿者在行动”的志愿服务活动,帮助弱势群体解决了实际困难,赢得了公司内部的广泛响应,既引导青年职工全面发展,提高个人素养,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并被民政局(德州市社会福利院)授予爱心企业,为公司可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丰富公司企业文化内涵,探索出了新的办法和道路。
用水安全为天 供水保障更有力
  水是德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命脉,是民生的基础需要。为了实现全市安全供水,保证将安全、放心、健康的自来水送到千家万户,供水总公司始终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安全体系,做好安全教育,贯彻安全政策,以“供水安全”为核心,全面、扎实地开展各项安全工作。供水公司将体系和制度建设放在首位,将“一岗双责”落实到人;将做好教育、强化意识作为重要抓手,不断提高员工安全技能;将监督检查作为重要措施,做到“三不放过”,使安全成为一道不可逾越的“高压线”;将应急处理能力作为重要组成,完善预案、定期演练,切实提高应急事故处理能力。通过采取有效措施,供水总公司为我市安全供水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公司开展各项工作保驾护航。
  作为安全工作的最终体现,水质安全是重中之重,供水公司从源头抓起,加强水库库区管理,分级划定保护区,并建设有关保护设施;不断提高水处理能力,完成多项设备设施升级改造和工艺提升改造任务;始终抓好水质检测,健全安全检测体系,发挥专业技能优势,将水质综合合格率始终保持在国家要求之上;重视人员管理,凡是涉水工作人员一律按照要求取得相关证件;不忘管网安全,保证管材符合国家要求,使“水龙头上的健康”达到相关要求和民众期望。
  伴随着我市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德州供水事业也一步步走向壮大,走出了一条辉煌的发展之路。面向明天,德州供水必将会再接再厉,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拼搏奋斗,为“生态、宜居、幸福”德州建设奉献生命之源、活力之本! (夏建冰 刘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