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市场为导向破题供给侧改革
紧盯新需求 “变”出新动能
2016年06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在传统要素红利和“三驾马车”动力减弱的新常态下,许多制造企业都在“叫苦”,产能过剩、库存积压也成为各行业的常态。齐鲁晚报记者在省内多地采访了解到,一批企业正逐渐转变以自我为中心的增长方式,紧盯市场需求变化,推动资本、技术、创新等全要素革命,从需求端切入破题供给侧改革,再造经济发展新动能。

  文/片 本报记者 马绍栋

解决了用户困难
减少了无效低端供给

  面对当下的经济困局,除了抱怨,很少有理性声音反思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很多企业老板往往只会强调:我的产品材质多好、质量多好、工艺多高,如此云云。可企业认为好的产品一定会有好市场吗?
  其实当下热门的供给侧改革,主体思路就是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使供给体系更好地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让资源从产能过剩产业流动到有高需求的新兴产业去。
  来自临沂的鹏程集团的做法或许能带来一些启发。本来它只是临沂板材产业集群中一家非常普通的企业,靠做工程建筑用的木制圆形、方形模板为主业。十几年做下来,公司一年销售额达到了4个亿左右。一次偶然的机会,客户在下订单时提出:能不能把固定模板的架子也做好,这样他们可以一站式购齐,直接到工地安装。
  公司立马跟进服务,并顺势就此要求对所有行业客户进行回访调研,发现需求很大。因此鹏程集团下定决心研发,累计投入上千万元,做出了配套固定用的架构件。果然,产品一出来就遭到客户“哄抢”,再加上国外的客户,订单一下子多得做不过来,而且都是中建、中铁五局、八局等中字头央企。仅架构件这一个产品就做到3个亿以上,眼看要超过公司原来的看家业务木制模板。“我们的新厂还有20天左右就投产,但仍赶不上订单增长的速度。”公司总经理张连玉说,要想法满足客户的需求,客户高兴了自然会继续来找你。
  立足市场需求来组织研发和生产,让资源更多地流向有需求、有前途、效益高的产业和经济形态,正是供给侧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像鹏程集团一样,尝到甜头后,公司继续研究客户需求,陆续做出了扫码定位软件等产品,并将设计、安装等打包成服务,实现了由卖产品向卖服务的转型。
盯着市场做好了产品
需求变成了订单

  真正有效的市场需求在哪里?供给侧改革就是要矫正供需结构错配和要素配置扭曲,消除有效供给不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因素,使供需在更高水平实现新的平衡。从这个角度讲,提高全要素生产力,低碳绿色发展,抢抓别人抓不到的机遇,才能将需求变成订单。
  在威海新北洋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个投资3.5亿元打造的3万平米钣金柜体加工车间正在紧张施工,预计明年正式投产。在当前经济低迷形势下,该公司为何还敢如此大手笔投资?原因在于公司瞄准的新产品——智能物流柜。
  随着电商带动的物流快递业迅猛发展,如今到处都可见到这种存取快递包裹的智能物流柜。据悉,该公司成立不到一年就做了1.5亿元订单,高峰时本地的钢板配套企业全部发动起来都不够用,转而到青岛、河北等地寻找配套企业。“今年销售收入翻番毫无问题。”在公司总经理刘波看来,业务发展如此之快,首先是选准了切入的产品和市场,再就是依托公司在自助终端设备领域里积累的专业优势,加上中小企业快速高效的执行效力,最终组合成为驱动公司发展的新动能。
  瞄准需求端不断创新研发产品体系,正成为我省越来越多企业的共同选择。从供给侧改革角度,这改变了产业间要素配置的结构,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正成为产业结构和价值链升级的代表。
  位于莱芜的绿之源节水灌溉设备有限公司,从最开始的滴灌带开始,公司就顺应客户的要求不断研发升级新产品。“大家都做滴灌带,我们就做更高附加值的水肥一体机,并针对客户需求不断升级产品,现在已经有300多个品种。”公司总经理李加珂表示,产品只有满足客户需求才有生命力,时刻发掘、跟踪甚至预判、引领用户需求才是企业最聚焦的关注点,解决不了这些,供给侧改革就无从谈起。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