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时,威海海鲜通关进韩国
2016年06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海关工作人员现场查验通关的活章鱼。 记者 李彦慧 摄
     本报威海6月1日讯(记者 李彦慧 通讯员 杨春宁) 6月1日,中韩自贸协定签署一周年。当天,全省首家海关现场监管的水产交易市场的首单输韩鲜活水产品从石岛港抵达韩国。
  捞取、称重、装箱……5月31日下午4点,位于好运角旅游度假区的好运渔乡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忙碌地把两吨章鱼装车,两个小时海关、检验检疫部门现场通关,这单章鱼就从石岛港发往韩国,这也在全省首家海关现场监管的水产交易市场,完成首单输韩鲜活水产品。6月1日上午9点,鲜活章鱼就到了韩国仁川港。
  石岛口岸相关负责人介绍,中韩自贸协定签署以来,韩国90%活章鱼源于威海,年贸易额6亿多元。以往,通关时间约6-7个小时,加上海上运输时间,对鲜活海产品品质和成活率有影响。好运渔乡项目解决了鲜活海鲜通关的“痛点”。日前,青岛海关同意在荣成好运角项目区内设立海关现场监管场所,场所驻扎在好运渔乡市场。该市场内,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现场为企业办理报关等业务,这意味着威海开辟了鲜活水产品贸易的快速通道。以出口韩国鲜活水产品为例,到了这个监管场所后,通关由原来的6至7小时缩短至2至3小时。“通过这个‘快速通道’,发往韩国物流时间可缩短三分之一以上,水生生物成活率可提高20%以上。”海之都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善泽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