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5月24日讯(记者 张爽 王忠才
2017年05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5月24日讯(记者 张爽 王忠才 通讯员 高艳英) 5月22日——24日,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护理技能赛项在滨州职业学院举行。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54支参赛队的140名参赛选手参加此次比赛。
  24日下午,在滨州职业学院西附楼多功能报告厅举行闭幕式,经过三天的激烈角逐,共有14人获得一等奖,28人获得二等奖,42人获得三等奖。滨州职业学院参赛选手耿文英、盖玫秀分获本次大赛护理技能赛项个人一等奖,指导教师孙慧静、李林林被授予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此次技能大赛是针对臂骨折固定包扎技术、心肺复苏技术、静脉留置针输液技术、气道切开护理技术等4项操作技能的比赛。比赛将采用模拟患者进行真实操作,重点考察参赛选手知识应用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技能操作执行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和人文素养。
  全国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是护理专业规格最高、水平最高、参与范围最广的技能比赛。通过大赛,充分展示了新时期职教学生高超的技术水平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对于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坚持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培养,必将发挥重要作用,产生重要影响。滨州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杨光军希望,通过大赛这个平台,能与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职教同仁加强交流沟通,相互借鉴,共同促进职业教育再上台阶。
  裁判长、北京协和医院护理部主任吴欣娟对大赛进行点评。她指出,护理技能赛项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充分展示参赛选手专业能力和职业风采的平台。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引入标准化病人,展现了大赛走向国际化的决心和信心。本次大赛达到了以赛促教的目的。她希望,大赛继续坚持“贴近临床、关爱患者”的原则,积极引导参赛选手加强与标准化病人的沟通,及时为患者解决问题;大赛更加注重技能操作的专业性,积极引导参赛选手由技能操作向专业知识和解决问题转化。
  滨州市副市长杜萍,赛项执委会常务副主任王光文,专家组长、中华护理学会原副理事长郑萍,我院党委书记杨光军、院长石忠,市教育局副局长李梅生,副裁判长、复旦大学护理学院硕士生导师杨青敏教授,赛项执委会副主任、中国职教学会卫生教育专业委员会标准化病人实践教学教指委常务副主任王文海,教育部大赛办公室委派仲裁员马晓虎出席开赛式并在主席台就座。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卫生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赛项执委会副主任常唐喜主持闭赛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