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提起大米就选泰国、五常,咱山东也有精品!
黄河口、鱼台,山东“两粒米”蓄力待发
2017年12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济南12月14日讯(记者 张召旭) “这几年,大家一说起来大米都提东北的五常大米、盘锦大米等,其实我们的黄河口大米在质量和口味上很有特点,品牌历史也很悠久。”12日,由东营市农业局和垦利区政府联合举行“食安山东·品质黄河口”黄河口大米推介会,树立黄河口大米品牌形象,让黄河口大米叫响全国!
泰国香米最受消费者关注
黄河口等国产品牌堪忧

  根据今日头条出具的大米阅读大数据,消费者关注的大米产区排行榜中,泰国香米高居第一位,其次是五常大米,前十排名竟无黄河口大米。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黄河口大米也曾经誉满京津,但现在却有些低调有点闷。
  东营市一邦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红介绍,一邦农业是专精于黄河口大米全产业链闭环发展的科技型企业,公司致力于品种选育、水稻产业科技研发、社会化服务、品牌化销售等方面的发展;为合作伙伴提供育种和订单种植、产品定制、代理销售等全方位服务。通过工厂化育秧模式,稻鱼、蟹、虾、鳖生态混养,先进的仓储、加工技术;保证优粮产出。
海蕴黄河,米香中国
黄河口大米特色不可替代

  “大米66%的营养都来自于胚芽,但是很多加工厂都会把胚芽去掉,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精米。精米细,色白,但是营养价值低。我们采用留胚工艺生产,保留大米原始胚芽,确保大米在加工过程中营养不流失。绝不追求卖相,绝不做过分抛光处理!”一邦农业周廷芸总经理如是表示。
  东营市农业局副局长陈志介绍,黄河口大米由于黄河口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原始的生态环境,营养成分高,色香味美,具有“一家煮饭十家香”的美称,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经誉满京津。因受特定气候条件的限制,黄河入海口大米仅在黄河三角洲入海口地带生产,常年种植面积20万亩左右,总产8万余吨。经省无公害农产品标志认可委员会审查,垦利区的“黄河口大米”获准使用国家无公害标志。但是由于黄河断流问题,前些年,黄河口大米赖以生存的水资源不充足,导致黄河口大米种植面积锐减至两三万亩,黄河口大米品牌逐渐没落。
  “近些年,随着小浪底截流等黄河治理的持续推进,东营的黄河水资源十分充沛,现在东营地区黄河口大米种植面积已经到了36万亩。”陈志副局长说,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黄河口大米有了再次誉满全国的底气!举办本次发布会就是要把黄河口大米推广出去,把黄河口品牌叫响全国乃至走出国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