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微电子,吹响中国“芯”动能人才集结号
今年微电子学院本科总体扩招50人,2个专业各招收60人
2018年06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山东大学微电子学院是教育部应国家集成电路产业的战略发展与人才需求而建设的首批26所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之一。今年山东大学微电子学院比2017年总体扩招50人,本科招生计划为120人。

  本报记者 郭立伟     

首批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之一
微电子迎来迅猛发展期

  微电子集成电路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衡量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2017年中国进口芯片花费约1.7万亿人民币,是我国进口额度第一大商品。微电子集成电路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技术发展水平,更是涉及到国家信息安全。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
  微电子集成电路产业是“工业的粮食”,是人才密集、智力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产业,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航空航天等新一代信息产业的基石。微电子集成电路的进步促使智能手机、计算设备、物联网、可穿戴电子、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汽车自动驾驶、北斗卫星、航天等技术的飞速发展。
  微电子集成电路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学科和产业,将需要大量专业的研究人员和高端产业人才。目前我国集成电路从业人员总数不足30万人,近几年需要70万人,人才总量严重不足。
  山东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有着厚重的基础。1997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微电子学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进入全国前五名。
黄昆英才班双轨制育人
科研平台国际一流,
科研成果世界领先

  微电子学院拥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和硕士学位点、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电路与系统博士学位授权和集成电路工程专业硕士授权,与所设立的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2个本科专业,共同形成了微电子学院完备的本硕博培养体系。按照招生计划,今年这两个本科专业各招60人。
  学院现有硕士生导师26人,博士生导师8人,教授14人,其中包括“千人计划”国家特聘教授1人,泰山学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人,齐鲁青年学者2人,泉城学者2人,青年学者未来计划2人以及拥有多年硅谷经验的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团队,目前本学科入选了山东大学双一流攀登计划学科建设行列。
  学院在本科生中实施全员全程导师制计划,让大学新生入学就选导师,导师制贯穿于本科四年大学。学院每年本科生二年级中选拔约20名学生进入“黄昆英才班”。该班由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共同设立,作为单独的班级,实行辅导员加导师的双轨制管理。学习成绩优良者可申请免试攻读研究生,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在免试读研指标分配上给予倾斜。目前微电子学院已与世界著名企业联华电子、中科院半导体所等10多家企事业单位签订合作协议。
  微电子学院拥有“国家电子元器件清洗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山东省高校“微电子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筹建),仪器设备总值超过5000万元。纳电子工程研究中心建有世界一流实验室,精度可达7nm;具备材料生长、器件工艺加工和材料与器件基本性能测试和表征的能力和条件,业界领先的750GHz(国内测试频率最高)太赫兹微波测试平台,研究能力全面接轨国际领先水平。建有集成电路设计环境,包括Synopsys、Cadence、Mentor Graphics等主流设计系统。器件测试频率高达750 GHz。标志性成果:频率超过6.3 GHz的柔性a-IGZO二极管,至今仍保持着世界上速度最快的柔性二极管的最高纪录(Nature Communications, Vol.6, 7561, 2015)。另外,学院创新团队还成功研制了北斗二代/GPS射频芯片、高性能LED显示驱动控制芯片、AVS编解码芯片、人工电子耳蜗等成果。

专业(类)名称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江苏 安徽 福建 河南 广东 四川 山东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2 2 5 2 3 5 5 5 5 2 20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2 4 5 2 2 5 3 4 5 5 20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