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百年商埠文化”研学全新亮相
乘坐铛铛车,“穿越”老商埠
2018年08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济南8月12日讯(记者潘世金 李飞)乘坐具有民国风情的铛铛车,游览济南最有特色的老商埠区域;参观宏济堂博物馆,了解中药制药过程;走进华夏书信博物馆,品读名家书信,体验活字印刷……8月12日,齐鲁晚报“百年商埠文化”研学全新亮相,首批营员率先尝鲜。“齐鲁未来星”研学营带领营员们走进济南“百年商埠”,开启特色文化之旅,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100多年前,济南自开商埠,创造了近代中国内陆城市对外开放的先河。在济南老商埠,凝聚着太多商业、文化、老字号留下的历史记号,也见证了济南城市的发展和革新。
  一大早,营员们首先来到小广寒电影博物馆。小广寒电影院建于1904年,是济南市最早的一家电影院。登上木质楼梯,营员们来到小广寒电影博物馆的二楼,这里摆放着各式老电影放映机和电影胶片,在老师的讲解下,营员们了解电影的发展史,并将老师讲解的内容认真记录下来。
  随后,营员们乘坐具有民国风情的铛铛车,游览济南最有特色的老商埠区域,开启一段穿越之旅。
  在蔡公时纪念馆,营员们了解抗战历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这里是原国民政府驻山东济南交涉公署特派员办事处旧址,也是中国近代史中具有重大历史教育意义的近代建筑遗存。在这里,营员们通过参观展品、观看纪录片,对济南的历史有了更深的认识。
  之后,大家又一起进百年老店宏济堂,感受中医药文化之美。据介绍,宏济堂是济南市老商埠区内保存较完整、最具代表性的历史建筑之一。在宏济堂博物馆,营员们参观了中药制药过程,了解中国传统老字号的药店文化。
  一封书信,一段历史。在通讯不发达的时代,“鱼传尺素”是人与人之间最主要的联系方式,因此不同时代的书信也记录下了人们之间的往来事宜,甚至见证了一个时代的风云变化。“百年商埠文化”研学营最后一站来到了华夏书信博物馆,馆内共分为书信史、古代书信、近现代书信、山东名人书信四大主题。
  上墨、铺纸、印刷………在博物馆内,营员们亲自动手体验活字印刷,将年画、古诗印在宣纸上,感受传统的技艺项目,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相关链接:    
  学生将年画印在宣纸上。记者 潘世金 摄
  “齐鲁未来星”
研学营欢迎你

  “齐鲁未来星之百年商埠文化”研学是继青岛上合峰会一带一路主题研学、济南泉水文化主题研学、北京科技文化主题研学、章丘龙山文化主题研学后,齐鲁晚报·清大研学第五门投入实践的研学课程,受到了中小学生和家长们的一致欢迎。
  不仅如此,我们还针对学校和家长的需求,研发了多款不同主题的研学课程。如果你想拥有一次与众不同的研学之旅,就来参加齐鲁晚报·清大研学推出的“齐鲁未来星”研学游吧,总有一款会适合你。此外,我们还将继续征集优秀研学作品,包括研学作文、绘画等等,择优在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刊登。
  咨询电话:
  齐鲁晚报:0531-85193712;85193050;清大研学:0531-82748669;58053686。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