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北采油管理区:
原油生产告别冬季气荒
2018年10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0月16日讯(记者 邵芳 通讯员 赵军) 今年以来,针对阶段性“气荒”对冬季原油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胜利油田鲁明公司济北采油管理区通过开展气网改造工程,将原来单井供气改为联合站统一供气,既保证气源稳定可靠、燃烧充分,还消除安全环保隐患。
  往年,受气源不足因素影响,管道内温度无法保证百分百达到要求,不仅严重制约原油输送,也容易带来冻堵管线等安全隐患。“管线一旦冻堵,就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冲洗管线,费时费力更耽误生产。紧急情况下,员工还要像‘消防队员’一样四处救援,无暇关注精细油井管理。”谈起冬防保温的重要性,济北注采三站段永华感触很深。
  立足从根本上解决气荒带来的生产难题,济北采油管理区副经理赵洪涛带领技术人员广泛论证分析,并与生产指挥中心相结合,对注采站所有气网、水套炉、油井伴生气等情况进行细致摸底,制定详细的改造方案,并更换了14套设备老化的水套炉,安装自动化燃烧器。
  油气生产单位均已进入冬防保温阶段,济北采油管理区注采站今冬只需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管线保温、井口保温等日常维护方面,就能完全扭转气源不足带来的管线隐患。
  冬防保温工作量较去年同期减少70%、干线压力稳定0.9Mpa以下、管道温度整体提高7摄氏度,这是冬季前济北采油管理区冬防保温的工作量数据。“在新型采油管理区建设中,不能再用老思想干新活儿,得把帐算明白、把事干精细。”赵洪涛说,虽然改造成本较高,但是相比每年因“气荒”造成的损失总额还是低的多,关键一次成熟的改造带来的长期的收益,“改革调整带来的优势显而易见,相信以后的变化还会越来越好。”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