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新增流转土地面积9万亩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显成效,新增家庭农场省级示范场11家
2018年10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赵念东  
    10月15日,菏泽市农业局副局长唐家军与相关科室负责人做客政务服务热线,现场接听群众来电,并就全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程、农业标准化建设以及农产品品牌创建等方面问题与市民进行交流。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从现场获悉,全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新增土地流转面积9万亩,总数达到286万亩。新增家庭农场省级示范场11家。
  稳步推进农村集体
产权制度改革
  据市农业局副局长唐家军介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农村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是管长远、管根本、管全局的重大制度安排。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对深化农村改革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必然要求,是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重大举措。
  唐家军说,目前,菏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全市11个县区,共涉农5996个村居,全部完成了对乡级培训。截止到7月30日,全市共完成了对5996个村的培训,占涉农村居总数100%;5809个村居启动了清产核资,占96.9%;4921个村居完成清产核资,占82.1%;2826个村居完成成员资格认定,占47.1%,79个村基本完成改革。新增土地流转面积9万亩,总数达到286万亩。新增家庭农场省级示范场11家。
新增投资23.13亿元
打造新型农业
  唐家军说,为不断配置壮大农业“新六产”,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省里已经启动了示范县、示范企业认定,只有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拉长农业链条,方能提高农业产出效益。“要抓好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力度,切实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他说,做好农民合作社县级示范社和家庭农场县级示范场的评选,为市级以上示范社的评选做好储备。
  按照园区创建规划方案,各县区加大资金整合力度,积极开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已完成投资112.89亿元。年初以来,全市新增投资23.13亿元,基本形成了“公司+基地+互联网”、“合作社+农户+物流”的发展模式。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全市农业标准化建设继续推进,截至6月底,全市“三品一标”新增获证产品34个,认证总数达到833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499个,企业271家,面积137.06万亩,绿色食品产品330个,企业113家,面积160.72万亩,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4个,面积24万亩。发展小麦绿色食品原料基地40万亩。全市“三品一标”种植面积为361.78万亩。
农产品品牌数量
超过前两年总和
  “注册商标容易,做出品牌很难,做好农产品品牌更难,但这是产业升级的必经之路。”唐家军说,为此,必须要下决心推动,修改完善2018年一村一品工作考核办法。填报全国一村一品调查系统。收集、整理一批发展一村一品增加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典型案例并加以推广。
  目前,农产品品牌创建取得新突破,新增国家“一村一品”示范村镇3个,省级以上“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达到33个,其中国家级示范村镇14个、省级19个。新增定陶天中陈集山药等8个山东省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新增菏泽牡丹1个区域公用农产品品牌。超过了前两年的总和。
  在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方面,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929家,占规模以上工业的53%;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81亿元,同比增长8.5%;实现利润总额187亿元,实现利税总额286亿元。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840家,略有回落,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25亿元,同比增长7.5%,实现利润85亿元,同比增长6.6%。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