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版:重点

A02版:壹读·评论

A03版:壹读

A04版:壹读·重磅

A05版:壹读·重磅

A06版:壹读·关注

A07版:壹读·人物

A08版:壹读·济南

A09版:壹读·济南

A10版:动向·国际

A11版:青未了·人文

A12版:青未了·文萃

A13版:文娱·影视

A14版:乐动·看点

A15版:新闻·速览

A16版:广告

E01版:今日长清

E02版:新闻·政法

E03版:新闻·战疫

E04版:新闻·城事

E05版:今日章丘

E06版:新闻·主打

E07版:新闻·城事

E08版:新闻·城事

E09版:今日济阳

E10版:新闻·城事

E11版:新闻·城事

E12版:新闻·城事

Ht01版:今日运河·专题

Ht02版:今日运河·专题

Ht03版:今日运河·专题

Ht04版:今日运河·专题

Ht05版:今日运河·专题

Ht06版:今日运河·专题

Ht07版:今日运河·专题

Ht08版:今日运河·专题

Ht09版:今日运河·专题

Ht10版:今日运河·专题

Ht11版:今日运河·专题

Ht12版:今日运河·专题

Ht13版:今日运河·专题

Ht14版:今日运河·专题

Ht15版:今日运河·专题

Ht16版:今日运河·专题

Ht17版:今日运河·专题

Ht18版:今日运河·专题

Ht19版:今日运河·专题

Ht20版:今日运河·专题

Ht21版:今日运河·专题

Ht22版:今日运河·专题

Ht23版:今日运河·专题

Ht24版:今日运河·专题

Ht25版:今日运河·专题

Ht26版:今日运河·专题

Ht27版:今日运河·专题

Ht28版:今日运河·专题

Ht29版:今日运河·专题

Ht30版:今日运河·专题

Ht31版:今日运河·专题

Ht32版:今日运河·专题

K01版:今日潍坊

K02版:今日潍坊·发展

K03版:今日潍坊·民生

K04版:今日潍坊·警事

P01版:今日菏泽

P02版:今日菏泽

P03版:今日菏泽

P04版:今日菏泽

Q01版:今日青岛·头版

Q02版:今日青岛·民生

Q03版:今日青岛·社会

Q04版:今日青岛·区域

R01版:今日日照

R02版:今日日照·专版

R03版:今日日照·城事

R04版:今日日照·专版

Y01版:今日淄博

Y02版:今日淄博·抢眼

Y03版:今日淄博·巡城

Y04版:今日淄博·教育专刊

Z01版:今日枣庄

Z02版:今日枣庄·教育

Z03版:今日枣庄·金融

Z04版:今日枣庄·综合

胶州13个产业扶贫项目恢复运营

农产品网上销售火,洋河镇一个月扶贫卖货20多万斤

齐鲁晚报     2020年03月20日
  一人控制机器人操作。
  本报3月19日讯(记者 刘震 通讯员 隋丽君) 采摘游停摆,农产品滞销,倒逼胶州市洋河镇的新鲜果蔬上网打开销路,目前胶州市13个实体产业扶贫项目已全部恢复正常运营。
  3月18日,胶州市洋河镇神山后村的村民们正在大棚里紧张有序地忙碌着,村民夏德可正忙着给蓝莓剪枝、松土、施肥。2014年,神山后村被认定为省定贫困村,通过精准扶贫一系列帮扶措施,2017年,该村成立蓝莓合作社,村庄先后建设了18个冬暖式蓝莓大棚,发展精品蓝莓种植,29名村民报名加入合作社,负责蓝莓大棚的管理、采摘,只需“宅”在村里,每人每月就能领到2000多元的工资。2017年底,神山后村成功脱贫摘帽。今年以来,突如其来的疫情造成物流受阻,采摘园里没了客流,神山后村的特产蓝莓和镇上其他扶贫项目出产的草莓、西红柿等季节性商品出现了滞销。当地政府决定打破原有生态旅游及采摘为一体的营销模式,采用“线上+线下”销售模式,推进“互联网+农产品”销售渠道。“依托洋河镇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将草莓、西红柿、白菜、胡萝卜、洋葱等新鲜蔬果第一时间整合发布至线上平台,村民足不出户便可通过微信小程序下单,由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统一派送,最快10分钟便可上门,为村民解决生活保障之忧。”洋河镇电商服务中心负责人刘 原说。
  短短一个月时间,洋河镇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平台帮助镇上扶贫产业项目销售各类农产品20多万斤。胶州市针对当前特定季节商品的农业园区信息,全部建立供需台账,针对性解决农产品滞销、用工等问题。目前,胶州13个实体产业扶贫项目已全部恢复正常运营。
机器代人,“智能化”解决用工难题 一企业投入600万元对生产线升级换代
  本报3月19日讯(记者 张晓鹏 通讯员 苟小妹)  原本需要6个人的生产线,现在一个人操控机器即可完成,城阳区棘洪滩街道一家企业进行智能制造转型,机器代人走上了生产流水线。
  在城阳区棘洪滩街道的青岛高通机械有限公司,偌大的厂房里难觅传统产业工人忙碌的身影,几个“机器人”正有序开展着工作,重复着既定的动作,保证流水线的顺利进行。“年前我们便筹备引进智能化设备来提高工作效率,赶上疫情工人难招,公司加快引进后投入生产线,大大缩短了用工成本,原本需要6个人的生产线,现在一个人操控机器即可完成,也避免了人群集聚所带来的健康隐患。”青岛高通机械有限公司创始人万思辉介绍。本次改造升级共引进了三条机器生产线,人力成本相对以往可节省20%,公司出于人性化考虑,对于原有生产线的工人进行了调岗就业安排。
  据了解,作为一家中小企业,青岛高通机械有限公司积极开拓自行研发制造模具能力,向智能制造转型,借迎战疫情之机,逆流转型,一次性投入600多万元为流水生产升级换代,既提升了工作效率,又优化解决了复工复产用工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百余工人返青,安置房项目复工 4部大巴行程万里赴东北三省接回返岗工人
  本报3月19日讯(记者 刘震通讯员 赵连东) 3月17日上午9时许,4部旅游大巴在跋涉万里后缓缓驶入位于城阳区河套街道的中建中新山角安置房项目部,来自黑龙江、吉林、辽宁的100余名务工人员走出车厢,完成健康绿码信息核验、测温、消毒等工作后,顺利入住项目劳务生活区。
  3月15日,中建中新山角安置房项目部精心组织的4部迎接劳务工人的返岗直通车踏上了旅途,这4部车在前往辽宁锦州、铁岭,吉林长春,黑龙江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地后,在三天内累计行程超过一万公里,接回100余名劳务工人返青复工。为了确保返岗直通车顺利成行,作为本次外地工人返岗运输保障的承运单位,交运集团有限公司青岛胶州分公司与中建中新山角安置房项目部按照青岛高新区复工工作和公司防疫复工要求,根据当前防疫形势和项目建设实际情况,确定了前往辽宁、吉林“点对点”迎接工人的方案,提前联系政府主管部门、驻地街道社区进行返青人员信息报备,备齐所有人员的健康证明和防疫承诺书,筹备技术性能优良的车辆和驾驶经验丰富的驾驶员,并为每部车辆配齐了口罩、消毒物品、测温仪和随车餐食等。项目部还选派了四名认真负责的管理人员组成了返岗直通车“青年突击队”随车服务,帮助返青劳务工人完成测温、消毒、信息核验登记等。
  本次接回的工人基本为钢筋工、砼工等工种,且集中在东三省。返岗直通车在接回工人后,严格按照“一人一档”的要求,在休息区为每名工人进行测温、消毒并记录成档。每一名“青年突击队”的成员对每车25人左右的返青工人热心服务、悉心引导,做好个人防护,在行车中均两座一人、分散就坐,全面做好途中防疫工作。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