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行:瘤子?纽带?
2014年05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安家正
 
  开埠之后,外国商人纷纷在烟台开办洋行,倾销外国产品,收购当地土特产。
  1864年英国商人首先在烟台开办了和记洋行和汇昌洋行,经营进出口贸易和航运代理业务。
  之后,至1891年,不到30年的时间里,有英、美、德、日等国的洋行11家。同时,也是各国在烟台设立领事馆的时期。《马关条约》之后,烟台成为外商争夺的主要市场,洋行数目激增。1893年英国基督教传教士办仁德洋行,经营花边抽纱进出口,获得巨额利润,至1900年资金已达五六万两。至1901年,洋行发展到26家,1906年激增至40余家。其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日本,一个蕞尔岛国,在甲午之役战胜了泱泱大国,挟其余威,经济也大举入侵,在烟台数日本洋行最多,达19家。
  世界著名的大公司如太古、道孚、三井、盎斯、信丰、美孚等均在烟台有了同名洋行。
  这些洋行均插足金融、兼作保险业务。
  为了业余的需要,他们也注重人才的本土化,因而培养了大批买办,同时也致力于翻译人才的培养,在清廷官办留学生难任“通司”的背景下,这些人尽管其中不乏“花瓶”和交际花(老烟台称她们为“外国点心”),但却对中外贸易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买办中不少人到了国外定居,因而烟台成了著名的侨乡。
长期以来,洋行一直被视为毒瘤,是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代理人,附在中国肌体上的吸血鬼、癌细胞;然而,此说有据,却未必全面,洋行的是非一言难尽。他们首先是商人,唯利是图,他们买土产,当然带掠夺性,倾销洋货,当然要利润最大化。不然,中国市场上洋货充斥:洋服、洋面、洋油、洋灰,甚至火柴也是洋火,在没有关税保护的情况下,民族实业自然受到了打压,说是毒瘤并不全错。
  然而,毕竟是“外贸先驱”,洋行带进来的也不全是屈辱,还有先进的技术和工艺,还有新锐的理念和管理。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碰撞都以这里为平台,它是实实在在的载体。
  历史现象是复杂的,许多因素,若干侧面交织在一起,不能“瞎子摸象”,各执一端。首先要恢复它本身的真实面貌,克服“肢解”材料为观点服务的实用主义倾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