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灯光秀取消后,因多数人不知情
游人激增,却难见限流措施
2015年01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与很多人一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安全管理资深专家张弘对这个上海踩踏一事感到“震惊”。他说,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的城市社会应急管理在全国是比较先进的,而且还经历过世博会安保长达7个月的常态化历练,想不到却发生了如此严重惨痛的事件。

事故发生前5分钟 警方才知客流异常增多
  据介绍,考虑到人流量众多等问题,今年外滩取消了从2012年到2014年元旦已连续举办三年的“外滩灯光秀”,一个小型灯光秀在另外一个地方通过卖门票举办。2013年12月31日,外滩地区的人流量据称接近30万人。当时,外滩附近采取了不少限流措施,例如公交地铁到站不停、交通管制等。
  截至2014年12月31日22时37分,上海地铁全网14线337座车站已共计运送乘客超过1000万人次,打破全网客流最高纪录,更轻而易举地“击败”上年同日的889.8万人次。外滩人流依然如织。前往观看灯光秀的不少是慕名而来的外地大学生和游客,他们并没有听说过灯光秀换场地的事情,往年被严密控制的外滩,在这一天却已经成为一个“自由开放”的空间。
  黄浦公安分局指挥处指挥中心副指挥长蔡立新说,23时30分后,从监控探头中发现陈毅广场上下江堤的一个通道上,发生人员滞留的情况,立即调集值班警力赶赴现场。但是23时35分,踩踏事故发生。
  在到达中心区域后,警方发现部分群众已出现身体不适情况。整个组织工作先后调动了500人左右的警力,先期到场的民警,立即采取了救援救护工作,打开通道,用民警工作车辆及时运送伤员。
  不过,警方也承认,由于当天人流密集,23时30分发现客流异常增多时,民警未能及时进入核心区域。由于是采取强行进入的方式,所用时间比正常时间要多。蔡立新称:“整个事件从我们发现这种情况到把人流分散开来,开展救护工作,大约是在5分钟到8分钟的时间。”
人员稠密到无法立足 却无可疏散区域
  张弘通过多年研究得出一个判断:如果以一国之力或一个地区之力来举办一个特大型的活动,出事的可能性反而小。政府作为主办方会高度重视,长时间准备。从近些年发生的类似事故看,往往是非政府主办的、民间性的一些活动,如灯会、展览会和一些体育赛事,容易发生这样的事故。例如北京密云灯会踩踏事故,杭州西湖烟花大会,烟花蹿入看台烧伤百人,再早的如太原迎泽公园踩踏事件等。
  从这个角度看,他认为不是能力问题,根本原因是政府麻痹大意,“心防”懈怠了,而“心防”应该放在第一位的。对这个活动可能发生的短时间内大量人员的聚集可能产生的后果预案不够。“这是非常要命的事情。”
  2014年12月31日21时,不少网友已在微博上晒出照片,由于人流规模不断增长,导致外滩附近人山人海,几乎已经难以挪动。张弘认为,类似大型活动的通信和信息告知渠道要畅通,活动换场应该确保公众能够知晓。
  张弘认为,事故的发生,人多是决定性因素,其他都是触发性因素。“别说有刺激性行为,这种时刻,只要有人突然倒地,就有可能发生连锁踩踏。”
  他说,最重要是环境预防不够。从上海此次事件的画面来看,外滩地区人员稠密到无法立足,能容纳人的地方基本全是人了,找不到一个可以疏散的区域,那么应急通道在不在?有没有预留疏散的区域?一旦发生人员拥挤怎样协同?从环境设计角度看确实存在很大问题。这种大型活动,对人数要控制,行走路线、疏散路线不能出现堵塞和堆叠。而且,必须保证公安、救护等应急队伍进场畅通无阻。      据新华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