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率偏低专业,调减或暂停招生
2015年03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近年来,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不完全协调,人才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能完全对接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尤其是专业结构性就业困难问题非常严重。
  对此,烟台大学提出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做到招生与就业联动竞争力。学校将专业就业情况同专业招生设置紧密联系,让就业率真正作为学校招生的晴雨表和指南针。在保持学校整体招生规模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健全专业预警和动态调整机制,及时调减持续就业率低的专业招生计划。
  山东工商学院提出,对学校市场需求相对饱和的专业和就业率偏低的专业,在招生和专业设置方面重点考虑。“结合社会需求和就业形式,按‘增、集、减、停’四字方针,集中力量发展大商科学科专业群及其支持专业群,打造管理学、经济学、信息技术等三大应用型特色优势专业群,减少就业状况欠佳专业的招生计划如数学与应用数学等专业,暂停乃至停止部分就业情况较差专业招生,如汉语言文学等专业。对部分临近界点的专业,提出警示。”学校教务处副处长丁兆军介绍,“根据学校发展定位和专业基础,逐步淘汰不适应经济发展的劣势专业。设施场地让位于优势专业,淘汰的纯理论专业师资充实到全校通识教育公共课教学中。”
  具体如何调节?据介绍,就是根据类别不同在经费分配上有所上浮和缩减,优势专业经费上浮10%,部分专业经费核减20%,以此来促进专业的优胜劣汰,从而使优势专业更强。 本报记者 李楠楠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