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考院街西段原名“靳长街”,因靳氏而得名
靳家大院曾走出两进士四举人
2015年03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靳亚新存有《靳氏家族谱》,其中对靳家的历史有详细记载。
     文/片 本报记者 凌文秀                                 
  “我家门前的街道历史上叫过‘靳长街’,因为街道狭窄、路长而得名。”原居古城西南隅考院街中段路南的靳亚新说,靳长街往东路北有东昌府考院,对古代学子们来说,这是一条铺满锦绣的吉祥大道。靳家大院就在这条吉祥大道上,自清乾隆到光绪的一百多年间,这个三进院落的豪门阔府里,先后走出过两名进士、四名举人、四名贡生。
靳氏一门人才辈出多才子
  靳亚新存有《靳氏家族谱》,其中对靳家的历史有详细记载。靳氏祖籍辽宁,先祖靳辅原为满族人,后隶属镶黄旗汉军。曾居历城的靳璜,依姻亲耿寿平而侨寓聊城。 
  族谱记载,自乾隆四十五年(1780)至光绪三十二年(1906),靳氏家族出过进士靳文锐、靳登泰;举人靳文钟、靳文钧、靳春泰、靳绶熙;贡生靳凤杲、靳介熙、靳缮熙、靳维熙。 
  靳文钟乾隆四十五年(1780)中举,担任景山官学教习,期满后被任命为知县;靳文锐16岁考取东昌府秀才,嘉庆元年(1796)考取进士;靳文钧,乾隆四十八年(1783)举人,历任江苏知县、太湖同知、江宁藩库大使等职;靳文钟长子靳春泰,一生好学,但屡试不第,他始终没有放弃,直至同治三年(1864)才考中举人,这一年他84岁。
  据《东昌老街巷》记载,靳绶熙,字佩如,天资聪明。其父病故于安丘学署时,绶熙年仅9岁,随同长兄维熙一起扶父榇归里,一举一动皆如同成年人。
靳氏族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
  靳春泰晚年,应门生温州知府张璥邀请,在鸿晋书院讲学3年,并兼任锄经书院主讲长达十八年之久。他早晨执笔坐堂,依次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终日无倦容;晚上回家后,登门求教的学生仍接连不断,直至夜半时分方得休息。靳春泰在温州和阳信培养了很多有成就的人才。 
  靳文钟次子靳登泰17岁考取东昌府学秀才,嘉庆十八年(1813),考取拔贡生,授官宗学教习。于是名声大震,登门拜访求教者络绎不绝,学生中多有成就者。
  “靳登泰,在中举之前,他教过多年私塾,教学有方,门下多出高才。可惜他英年早卒,年仅34岁。”对靳家历史做过研究的东昌学院副教授范景华说。
  范景华介绍,靳家的四个贡生分别是靳凤杲、靳介熙、靳缮熙和靳维熙。其中,在地方上影响最大的是靳维熙。清末编修《聊城县志》时,他被人们推荐为编写负责人。
世代承厚德族中重亲情
  相关史书还记载,靳春泰性情温和,为人坦诚直率,从不斤斤计较,人有微善,称道不已;人有过恶,从未诽议,赢得左邻右舍的一致赞誉。靳登泰一生严取与,慎交友,言谈举止,皆遵礼法。靳绶熙则以清廉出名,在负责陆军学堂经费时,他精心筹画、仔细核算、出入有据、毫厘无欺,终以劳瘁致疾,卒年54岁,死后却无钱安葬。 
  靳氏后人也像先人一样为人诚厚,轻财重义,看重声誉,重视事业。靳光明参加革命后化名“林志方”,曾任范筑先属下第六支队少校联络干事,后入抗大学习,参加过辽沈、平津、渡江、抗美援朝等战役。靳亚新回忆,在烈士亲人寻找烈士下落时,林志方给予了积极协助,最终使烈士魂归故里。烈士亲人欲向他赠送礼品表示谢意,他婉言谢绝,因此受到人们广泛赞誉。
  靳氏家族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家族团结,爱亲重情,相互扶持,同心协力。靳文钟病故后,其弟靳文锐将侄子、侄女四人教养成人。靳文锐特别器重侄子靳春泰,令其主持家政,经常说:“成吾宗者,必此子也。”靳登泰病故后,其子靳麟采由伯父靳春泰抚养成人,读书立品,曾任安丘县教谕。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