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假招工“组团”抢劫求职者
先后将13名被害人骗至聊城,劫取钱款近3万元
2015年03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聊城3月16日讯(记者 孟凡萧 通讯员 王希玉 刘振全) 发布虚假招聘信息,结伙抢劫13人次29500元。近日,聊城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公开审理一起抢劫案,并判决被告人刘某有期徒刑十四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40000元。 
  2013年4月份以来,被告人刘某伙同他人为实施犯罪行为,形成以被告人刘某为领导,以侯某等人为主要头目的犯罪组织,通过在网络上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先后将13名被害人骗至聊城,并拘禁在聊城市东昌府区邓园村、付坟村等民房内,通过威胁、恐吓、殴打等手段逼迫被害人向亲戚朋友借钱并打到个人账户,待钱款凑齐后,逼迫被害人交出银行卡和密码,或直接将钱汇入被告人等人指定的账户,并将银行卡内的钱款取走,其中既遂6次,未遂7次,共计劫取钱款29500元。 
  一审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刘某伙同他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行多次劫取他人财物,被告刘某在该犯罪集团中起组织、领导作用,系该犯罪集团首要分子,其行为已构成抢劫罪。归案后如实供述犯罪事实,认罪态度较好,且部分抢劫系未遂,部分抢劫财物已追回发还被害人,对其依法可从轻处罚。据此,根据被告人刘某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法院遂依法以抢劫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十四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40000元。 
  宣判后,刘某不服,以“其成立的组织并不是以抢劫为目的,而是为了实施传销行为,不应将该组织定性为抢劫集团,而应定性为传销组织,其不成立抢劫罪,应成立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其在组织中不属于首要分子;量刑过重”为主要理由提出上诉。 
  二审法院审理认为,上诉人刘某行为已构成抢劫罪。刘某以进行传销活动为名,实施了抢劫行为,成立的犯罪组织不应定性为传销组织。刘某在犯罪组织中起组织领导作用,应对该犯罪组织的全部犯罪行为承担责任。刘某属于多次抢劫应在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判处刑罚,原审法院综合考虑上诉人犯罪事实及部分抢劫系未遂等量刑情节,判处刘某有期徒刑十四年零六个月,罚当其罪。据此,法院遂依法作出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