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叶子已经有些发黄,但为了保证品质,老梁依然坚持其自然生长,不施化肥。 本报记者 马绍栋 摄
各种农业公司是农产品源头治理的头羊,他们是否能坚守原则和操守?4日,本报“食安山东·诚信守望”采访组首先来到位于济南近郊的齐鲁惠丰蔬菜生产基地。
入行20多年,山东齐鲁惠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凤全常以“老菜农”自称。去年,终于通过与北京首农合作拥有了近2000亩蔬菜的生产管理权,他说,我不敢妄求非要种出有机蔬菜。但是,20年了,我最大的愿望是尽心用最传统、最自然的办法,尽量让大家吃到小时候吃过的最原始的瓜菜的味道。
本报记者 马绍栋 实习生 徐睿明
从卖菜转型种菜,
管不住地“永不心安”
“这个黄瓜不用水洗,可以直接吃,因为没有打农药,肥料也是有机肥。”在老梁的现代化日光温室里,一株株黄瓜正吐绿喷翠、茁壮生长,一根根顶着黄花的黄瓜在叶子底下清晰可见,老梁边说边顺手摘下一根,轻轻将头尖的花摘去,直接放入嘴中吃起来。“要判断这黄瓜是不是自然状态种出来的,吃到最后时连根部也一块吃下去,只要味道与开头的一样,就证明这是没有打农药化肥的。”
如今说起怎样健康种菜,老梁可谓头头是道,而仅在几个月前,他所干的还仅仅是蔬菜批发零售,也就是俗称的“菜贩子”。这项工作他已经干了20多年,从蔬菜之乡寿光到德州平原,再到东北、北京,可以说一直没有离开蔬菜这一行当。而随着在蔬菜经销领域越做越深,他反而对蔬菜的品质越来越不放心。
“像市面上很多所谓的有机蔬菜其实没有达到有机蔬菜的标准,有些菜过度用药已经成为常态,这样的菜品就是卖相再好、价格再有优势你也不敢卖。”老梁告诉记者,农产品要立足全产业链保安全,如果上游不做努力,下游的监管也会无的放矢,根本无法保证最终产品的安全和品质,所以只有自己亲自建基地种菜才能“心安”。
正是基于此考虑,梁凤全凭借自己在蔬菜领域多年打拼积累的品牌和实力,一举与著名农业龙头——北京首都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共同种植真正健康放心的蔬菜。
记者了解到,两者合作的生态蔬菜种植园位于长清区平安街道,总面积2000多亩,整个园区配有蔬菜冷藏保鲜库和蔬菜物流配送中心。
从要产量到求质量,
种植回归才能价值回归
“本来蔬菜自然生长是最好的,可为了解决吃菜问题,人们必须增加产量,所以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一直成为过去几年农业生产避不开的话题。”老梁表示,这种模式在解决蔬菜供应方面是有贡献的,也是发展的必经阶段,但现在由此导致的负面问题也越来越多,让种植回归自然、回归本真已经成为当下及未来的必然趋势。
说起来容易,要做却要保证种植的每一个细节最终才能保证蔬菜的口感和品质。
“比如最基本的种地前土地的管理,就有很多的门道。”老梁介绍说,他的作物在种植之前要对土地进行检查杀菌,同时要按照植物所需养分的多少有针对性地进行施肥。“最好的肥料当然是有机肥,但现在市面上的有机肥也是鱼龙混杂,我这里用的都是牛粪和羊粪,因为牛羊以植物饲料为主食,粪便所含细菌相对较少,而像猪粪就不敢用。”
“最重要的是少用甚至不用农药。”老梁生态园的每一个大棚都设有防虫网,同时人员进出的时候都会进行消毒处理。
老梁进一步解释道:“如果真的染上了病虫害,不得不使用农药的时候,我们也会进行进一步的处理。”首先要选用无公害的农药,其次,当病虫害问题解决后,要撒一遍降解剂,把农药尽量完全降解掉。
此外,每种完一茬农作物之后,就要换成其他农作物进行轮耕,几轮耕种下来还要对土地进行两年的休耕,让土地有一个喘息的机会,不会被农作物完全“榨干”。
老梁的心思:
好品质啥时能
卖出好价钱
“同样是年前一起种的西红柿,别人的大棚都收了两茬了,而我的还要有一个月的时间才能收获。”梁凤全表示,即使是已经收获的黄瓜,平均产量也要比其他蔬菜基地少四成甚至一半以上。
让梁凤全犯愁的还不是产量和价格,而是一般消费者对他产品的不了解。
其实,由于近些年有机蔬菜一再出事,消费者对此并不买账,由此导致的“劣菜驱逐良菜”、“优质不优价”的现象十分明显,这也使老梁头疼不已。“农产品要保证安全,企业自律是第一步,也是最基本的,但这远远不够,政府部门首先要做好监管,将坏产品打出去,将好产品托出来;更重要的是消费者需要理性成熟,真正认识到自然生长蔬菜的价值,形成良性循环。”
梁凤全表示,将大力进行推广,邀请消费者前来体验,只有消费者亲自参与进来,感受健康蔬菜种植的每一个过程,才能树立消费信心,走出消费误区,让保证农产品质量成为有源活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