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道
2015年04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雪樱
  对于都市里的人来说,现在只有在动物园能见到羊,被圈起来的羊,眼神里装满了令人难懂的忧愁。我对羊的最初记忆是在上中学的时候。
  学校离家较远,每天我步行上学,需要穿过一个回民村庄。村庄里的住户都是穆斯林,很多人家都养羊,有的还养着牛。进入村庄后,经常冷不丁冒出一两只羊来。羊贴着墙边走,好像是为了觅食,碰到它们我总是保持一定距离,或是原地驻足,大眼对羊眼,可它们根本目中无人,一副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气派。父亲曾对我说:“千万别小瞧了羊,它们会顶人。”有一次他的头上被羊顶了个大包,也是在上学路上。我心有余悸,惹不起躲得起。
  村庄很大,有几千口人,垃圾也多。羊常常在垃圾堆里出没,搞得浑身脏兮兮的,“白羊羊”变成“灰羊羊”了。如果赶上雨雪天,羊滚得更脏了。那年冬天,一次下大雪,第二天早上我去上学,看到庄里的孩子们在滚雪球、打雪仗,我和同伴也想滚个雪球玩儿。刚想下手,角落的一只怪物发出“咩咩——”的声响,像是男低音。我定睛一看,大喊一句:“有羊,快跑!”没想到,这只羊竟追了上来、它是只老羊,腿长,我俩根本不是对手,急中生智,只好溜进了旱厕,里面臭烘烘的,我捂着鼻子,又好气又好笑,
  有些时候,早上起晚了来不及,早餐只好在路上解决,煎饼果子或面包牛奶。有一次,快到学校门口了,过来一群羊,得有几十只,放羊的人在最后面,甩着鞭子驱赶着。我抱着煎饼果子正边走边吃,见羊群迎面过来,很是绅士地给它们让道。没想到头羊猛地蹿到我的身边,完全是跳跃式地蹦过来,我惊慌不已,错愕中将剩余的煎饼果子扔了出去,嗫嚅地说道:“给你吃,全给你!”后来,此事被同学当成了笑柄。事实上,那头羊根本没有吃我的煎饼果子,而是不屑地瞥了几眼,走了。
  穆斯林同学对这些羊见怪不怪。同学打趣:羊有这么可怕吗?我用奶瓶喂过小羊羔,多可爱多温顺啊。课余时间,经常听他们讲起家中接生小羊崽子的场景,我竟有几分眼馋。更多的是,斋月宰羊的习俗,那是非常隆重的仪式,我徒生敬畏感。
  平日里,穆斯林同学待人热情,也很讲义气。有一段时间,我的母亲不在家,没人做饭,中午我在学校啃烧饼凑合。同学发现后,邀请我去她家吃饭,起初我有些顾虑,怕不方便,更怕自己触犯人家的禁忌。然而,我想多了,去了之后,她的家人非常热情地招待了我,午餐是羊肉炖芸豆、红烧鲅鱼,我很快融入到这种融洽的氛围中,还参观了她的卧室。那一顿饭,令我难忘至极。此后,我经常去穆斯林同学家里做客,赶上开斋节,走时会送我油香。糖油香,又甜又好吃。我对那些羊也不再惧怕了,产生天然的亲近和喜爱,像老朋友一般。
  人与羊共生的村庄,满溢着温情,也充满了生趣。对我来说,上学路上有羊群的陪伴,是多有意思的邂逅啊!
  冬日的午后,迎着薄薄的阳光去上学。庄里一片安谧,僻静的小路上,泛着一层金色的光芒,好多老人在房檐下晒太阳,倚着墙根闭目养神,那种悠闲自在令人羡慕。有些小羊趁主人不注意跑了出来,在庄里四处溜达,仿佛对什么都很好奇。老人见状,会老远地喊上一句:“老崔家的羊跑出来了,快给赶回去!”小羊比较调皮,但黑天前,它会自己回到家里,这一点村民都不用多操心。相比之下,老羊比较慵懒,卧在脱了皮的墙根下,不爱动弹。人们对老羊很是厚爱,别管是不是自家的羊,都会扔上几把草。老羊很恭敬地站起身来,仿佛是表示感谢,然后再卧下,一点一点咀嚼起来。
  后来,村庄经过环境改造,变成水泥道路,羊群也见不到了。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已经不再养羊了。再次路过村庄,我徒生莫名的怅惘和悲凉。是的,穿越村庄去上学,天天邂逅羊群,踩着羊粪蛋子,闻着羊骚味儿,这是我的羊道;羊群伴随我的成长,在与羊的相处过程中,我也悟出了人生的“羊道”:
  羊蕴含着生命的美意:善良,团结,温和,知恩,吉祥。像已逝作家苇岸说过的:“在所有的生命里,我觉得羊的存在蕴义,最为丰富……”阅读新疆作家李娟的文章,我对羊道的体悟更进了一步。“我们伴随了羊的成长,羊也伴随了我们的生活……牧人和羊之间,绝不仅仅只有生存的互相利用关系,他们还是互为见证者。从最寒冷的冬天到最温暖喜悦的夏日,最最艰辛的跋涉和最愉快的停驻,他们都一起经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