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接班托人到全家总动员
求职“年代秀”
2015年04月06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三四月间,正是俗称“金三银四”的招聘旺季。除了2015届大学毕业生,很多计划跳槽的职场人也纷纷涌入求职大军行列。对于众多求职者来说,翻阅别人的求职经历,也会为自己的就业生涯产生不错效果。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工作靠接班,不费吹灰之力”到如今的“满世界撒简历,为求更好工作全家总动员”,最近三十多年的求职历史里,人们的求职路变化万千。不妨通过下面四位求职者的求职纪事,感受一下不同年代里人们的求职经吧!
本报记者 赵清华
60后求职记忆: 工作靠接班不费吹灰之力
48岁的韩广志现为临沂市某乳制品代理商,因为工作多年,客户已经稳固,所以现在的工作还算清闲,可即将大学毕业的女儿至今没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让他伤透了脑筋。“我们那时候找工作,就是老父亲退休了,我就顶上了,哪有现在那么麻烦……”韩先生抱怨着说。
上世纪80年代初,父母退休后,由其子女办理手续,进入父母原工作单位上班,顶替空下来的名额,当然不一定要继续做父母原来的工种。这种方式既可解决职工子女的就业问题,又可解决单位的缺员问题,韩广志就是众多接班者中的一名。
早在1981年,韩广志还是个14岁的小男孩,在农业局工作的父亲面临退休,他理所当然地接了班。随即他的户口也被转为非农业户口,被安排在办公室工作。每个月拿着三四十元的工资,逢年过节单位也会发一些小福利,这使得他成为朋友们羡慕的对象:“小志现在也吃国库粮了!”而在韩广志的印象里,那时他也没在意过工作的事儿,只记得不用继续读书这事儿让他很开心。
虽然一个职工只有一个接班名额,但是韩广志家里的兄弟姐妹可以靠读书来被安排工作,“那时候不管大学本科还是中专毕业,都会有很好的工作。”韩广志说,姐姐学了水利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县水利局工作,而弟弟学了电子机械专业后被分配到汽配厂,后来,因其不满意去外地就自主创业了。
70后求职记忆: 进城打工只为押金别打水漂
上世纪70年代,高健出生于青岛一个农民家庭,在多子多福的年代他是家里的第七个孩子。虽然是父母捧在手心里的宝贝,但迫于生活压力,他高中还没毕业就退学了。“别说上学,当时这么一大家人,吃饱饭都是难题。”
退学后的高健当时18岁,农忙时帮父母做农活,农闲了就和同村的小伙子们去县城周围打零工。后来,听说某港口来农村招工,高健的父母就托人给他报了名。“听俺娘说,那时候报名的还挺多,托人帮忙才留下了我的名额。”
报上名后的高健,兴奋不已,那时他在县城打零工,一个月最多能拿到75元的工资,而去港口工作的话,一个月能拿到五六百元。可在这之前,家里需要交上150元的押金,这钱也是高健的父亲向亲戚们借来的。
一个月后,高健带着满心的欣喜跟随大部队来到港口,到达港口时,看着偌大的港口上工人们忙碌的身影,他的心凉了半截。“我们这些农村来的一没技术,二没知识,好活儿哪儿能轮到我们干啊?”高健说,那时,他开始为父母给交的150元的押金感到心疼。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与高健一同来港口工作的同村人走了一大拨,但他没有走,不为别的,只为爹娘辛辛苦苦为自己借来的150块钱,他不忍心就这样打水漂。
高健坚持到月底拿到了作为学徒期的工资,他清楚地记得:“一共发了360元,他寄回家200元。”在学徒期里,虽然没有拿到五六百元的工资,可他已经很开心了。“工资让我尝到了工作的甜头,虽然辛苦,但都是从田地里出来的,这些苦都不算什么。”
就这样,高健在港口一干就是20年,虽仍是一名农民工,但凭借踏实的性格和创新贡献已进入企业管理层。
80后求职记忆: 留校还是去企业选择面前有困扰
今年35岁的李静,现为潍坊某企业总裁助理。作为公司最年轻的高级管理人才,她的求职经历也曾颇为纠结。
大学期间,李静是系学生会主席,一直深受老师的喜爱。因为她文笔不错而且认真负责,深受分管学生工作老师的信任。老师经常会把许多重要工作交给她做。在别人都在毕业季开始四处投简历找工作时,她却安安静静地呆在办公室里为同学们整理档案材料。
“记得那是在一个下雨天的周末,好友央求我陪她一起去面试。”于是,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求职面试的李静也去看看热闹。
“既然来了,也填张报名表吧!”好友已经进去面试了,李静被该公司的HR叫住后填了张报名表。后来,她出乎意料地接到了该公司的面试邀请,其后李静过五关斩六将成为12个应聘者中唯一留下的。本想长长见识的她,就这样把其他的应聘者“打”出局,心情忐忑的李静找到系主任。“我已经为你争取了留校的名额,你要是走了,我真心不舍得啊!”
虽然,去面试也和老师聊过,老师也曾表示支持:“这是一家国有制企业新改制的公司,对员工的待遇差不了,你去试试吧!”但是现在又舍不得自己培养的学生离开。一边是培养自己多年的学校,一边是待遇颇丰的企业,让李静左右为难。
但后来老师发来的一条手机短信让她坚定了去企业谋职的想法:“李静,跟着自己的心走吧!去更需要你的地方,其实我们也知道,企业会更适合你,就是不舍得你离开,去企业后好好工作,常回来看看!”
90后求职记忆: 为求更好工作全家搜索总动员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郁文龙去年从临沂大学西班牙语专业毕业。西班牙语是一个比较好就业的专业,郁文龙也从未为就业发愁过,但是家人却为他的工作做足了功课。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在中国家庭里从未改变过。郁文龙回忆起去年还在学校的日子,那时候,妈妈总会三天两头给他打电话说:“别一有招聘会就自己瞎报!找好了跟家里人说说,我们都好好查查咱再报!儿子,咱别出国啊!妈妈会担心的……”在深圳的哥哥也会时不时地给他最新的招聘信息:“听说某某公司最近在山东有招聘,这公司不错,你好好准备一下,尤其是面试……”
“每次接到电话后,我感受到的不是怕找不着好工作,而是怕找不到他们看好的工作。”郁文龙无奈地说,他真的很想出去闯闯,这也是他学西班牙语的一个主要原因。
郁文龙在杭州从医的姐姐也没闲着,时时关注杭州周边与弟弟专业相关的工作招聘。2014年初,已经面试通过了多家企业的他最终听取了哥哥的建议,做出了大胆尝试:跨专业就业。他放弃了比较容易就业但是赚钱不多的西班牙语翻译工作,最终选择了适合自己性格和爱好的药物销售。“虽然放弃西语挺心疼的,但是,男儿嘛!不就应该闯闯吗!”
现在业务量在公司名列前茅的郁文龙,拿着近2万元的月薪,偶尔还会回忆起刚工作时的日子。因为对工作不熟悉,业务量少,他就兼职了一份西班牙语翻译的工作,“做销售主要靠积累,但是在上海这种地方,第一个月我的业务量少得可怜,只拿到了3000元工资,满满的都是泪啊!还好,我挺过来了!”郁文龙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