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海医药董事长孙锦科:
心有多“野”,舞台就有多宽
2015年04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他,本是一个让父母伤神的淘气鬼。一场变故,却让他如梦惊醒,脱去了孩子气,挑起了家庭的大梁。为了生计,十几岁的他在小镇上做小生意,为了让身边人看得起,他又重返学堂考上大学。得老师赏识、鼓励,他选择留在城市,为家人闯出另一片天地。“他就像一株野草,给点阳光就灿烂,有点雨露就疯长。”周围的朋友这样评价他。
  他就是孙锦科,山东省青联委员,济南银海医药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
  本报记者 赵清华

少年早当家
摸索生意经

  2000年,一场恶病夺去了父亲的生命,母亲不识字,家里的重担落到高中生孙锦科身上。为了生计,孙锦科无奈放弃学业,经营在学校门口的小商店。别看经营一个小商店,这其中有不少学问。为了还清家里的债务,让店里生意更红火,孙锦科可花了不少心思。
  那是一个卖单放机的年代,在附近的商店只有三两台单放机的时候。孙锦科一次批发20台拿来卖,他说,“同样的条件下,消费者应该会从十件里挑一件,而不是从一两件里挑。”就这样,孙锦科店里的顾客越来越多。很快其他商店也竞相效仿,危机感随之而来,如何才能做到“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呢?
  于是,年轻的孙锦科开始摸索经营之道:将采购地点转移到大城市,丰富商品种类。
  在孙锦科的概念里,只要不赔钱,就干!当年从他所在的小镇到潍坊乘大巴车要三个小时,他仍坚持两至三天去进一次货。虽然辛苦,孙锦科依然觉得“那时候潍坊就是一个花花世界,每次去那里都会淘到一些宝贝。”也正因如此,孙锦科的店里慢慢积累了越来越多的回头客,每次经过都会去店里瞅一眼,看看有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
  另外,孙锦科会在店里不定期、有规模地推出重点货品,及时为小商店换血。当其他商家跟进、效仿时,他已经换了重点货品,转移客户的目标和焦点了……
  就这样,他总是走在别人的前面,小店的生意变得越来越好,家里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小。但在家开店的他每每与父亲的老朋友见面,都会听到一阵叹息。“我觉得那种神情就是对我的蔑视,在他们看来,不管我付出多少努力,身上依旧贴着小小年纪‘不务正业’的标签。” 
赌气返校
竟如鱼得水

  “他们不就是感觉在家里就废了吗?那我就回学校,考大学!”就是这样一个听似赌气的理由,让孙锦科在2001年高考前不久再次回到学校备战高考。
  功夫不负有心人,离校一年的孙锦科在2001年9月踏入大学校园,这一步也为他以后的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或许是经历了一年多的打拼生活,重返校园的孙锦科对看似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并不“感冒”。自己远在潍坊,如何才能照顾到老家的母亲和弟弟?如何让母亲不再辛苦?如何让弟弟也能像其他孩子一样真正快乐地成长?这些才是他关心的事情。大学入学后,他没有抛弃镇上的小店。他会利用课余时间去潍坊商品城采购货物,贴上价格后,再将货物发回家。
  大学时光就这样不快不慢地过着,闲下来的时候看看书、写写字,因为这是他仅有的爱好。他喜欢安静,凡事不争不抢,同学眼中的他显得平淡无奇。本以为大学就是这个样子,但一个偶然的机会,却让这个“安静男孩”引起了老师注意。大一下学期时,书法过硬的他被老师推荐到学生会宣传部,虽然仅仅是一名小干事,但在孙锦科心里已经备受鼓舞,并对学生会的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就是一个越获得肯定,越干劲十足的人。”孙锦科在受到老师的肯定后,更是发现了在大学里的新天地。进入学生会后他也不再局限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开始广泛地认识一些新同学,凭借实在、朴实的性格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支持。最后,他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学生会主席,凡事认真负责的他赢得了学生处主任的信任,所以很多活动都会把他带上。“那期间,真的大大开阔了我的视野,也让我决定留在城市。”孙锦科说。
拼命三郎
事业一路飙升

  2004年毕业季,大学毕业的孙锦科被潍坊某国有改制公司录用为文员。“最初,我的工作很简单,就是写材料和干一些杂活。”其实,这工作看似简单,但是材料勉强过关和精益求精之间的差距明眼人一看便知。孙锦科就是那个极度用心的人。两个小时可以写完的材料,他愿意花上五个小时去修改、完善。
  因为对自己工作要求太高,所以加班成了他的常态。哪一天深夜,如果办公楼里还亮着一盏灯,那一定是他的办公室。
  有一次,公司董事会秘书正因为他材料准备不及时而责问他,无意间发现他在办公楼的洗手间洗刷,便问缘由。孙锦科如实回答,晚上没回家,在办公室过的夜。董秘“参观”了锦科在办公室的橱子后面用报纸搭成的“床铺”。从此,孙锦科就被冠以了“拼命三郎”的称号。
  他没有背景,出身平凡,没有人依赖和指点,对于所有的未知都是他一个人在摸索。孙锦科始终坚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他说他能做的只是把当下的工作做到更好。
  就这样一个没日没夜的工作狂,最终赢得了领导的赏识和信任。2005年,孙锦科从普通文员被提升为总经理秘书。2006年下半年,公司破格让孙锦科晋升为中层领导,那时他仅毕业两年。
  2009年,公司成立运营管理部。孙锦科在领导的推荐下兼任运营管理部部长一职,自此,孙锦科那一脑子想法、一身的干劲有了用武之地。因其作为一个新成立的部门,从招兵买马到部门职能设置等众多事情均要由负责人自行制定。孙锦科不仅要一个人完成这些工作,还要兼顾之前的工作。善于沟通、与人友善的孙锦科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得到了朋友的帮助,接下来的工作变得井然有序。
  由于工作表现突出,2011年底,孙锦科晋升为总裁助理,跻身高层行列。
转入经营
争做本领域专家

  “自进入企业界起,我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一定要到经营一线,把自己的思想转化为效益。”孙锦科说。
  2012年,他态度坚决地离开原来的岗位,来到济南创业。“我就是要闯一闯,看看我是否能做出一番事业来?”
  话说孙锦科单枪匹马来到济南,这人生地不熟的,他的创业是怎么开始的呢?其实他敢于如此自信地踏出这一步,完全源自他的人脉。孙锦科说,“走到哪里都能找到‘根据地’的”。他是一株野草,在哪里都能生根发芽,绝不会“水土不服”。在潍坊就通过组建老乡会,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到济南后,不甘寂寞的孙总又迅速活跃起来,筹备成立了济南市潍坊青年联合会,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组织活动,扩大朋友圈子。
  但是工作中,对于这样一个30岁出头、文职出身又没有多少营销经验的“董事长”,身边肯定是充满了诸多不信任的目光。孙锦科亲自带领团队,发动各种朋友资源,跑市场,做销售。“管理要想服众,你就得首先做这个领域的专家”。
  作为公司的领导者,孙锦科时刻关注医药市场的最新消息,并对此有独到的见解,“经营者要经常思考政策变化给行业和企业带来的正面或负面影响。”而他对于当下的一些不良现象,则一针见血地指出根源所在。鉴与国外、国内医疗形势,孙锦科说:“发达国家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作为企业就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了解新形势、掌握新技术,才能实现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国家医改的实施,医药分家已是大趋势。我们目前的首要任务是从医药分开入手,为上下游客户提供增值的延伸服务,创新经营模式,把公司做大做强。”
  凡事就怕用心,付出总有回报。2014年,孙锦科所率领的济南银海医药有限公司销售收入近三亿元,与去年同比增长50%。勤奋、执着的“拼命三郎”已经融入了济南,获得了认可和肯定。
  “一个男人是一本书,一个优秀的男人是一本经典的好书,孙锦科就是这样一个值得人细细品读的经典好书。”这是孙锦科的朋友跟记者说的一句话。的确如此,从他的身上,记者看到了一个男人的责任担当,一个企业管理者的智谋果敢,一个慈父孝子的满怀柔情。这样一个用心去做每一件事的人,前面必有更宽广的舞台,在等着他去奋力搏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