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占”故我在
2015年04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杨素华 (山东商职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教授,“青未了·心理咨询工作室”专家顾问团成员)
  读完援助稿,我感到些许的压抑和悲哀,在心疼那位老妈妈的同时,又感叹着她的“智慧”!
  可能很多读者似乎如昊威一样,觉得妈妈的行为比较怪,很难让人理解。因为妈妈应该说不是特别需要钱,儿子儿媳给的钱足够用;而且捡了垃圾,她也不急于卖掉,只是进行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放置,“使家里的废旧品都快堆成山了”。那么,到底是为了什么?
  由于信息不够全面,我猜测可能有如下原因:
  第一,通过“占领地盘”找到存在感。我认为这是最主要的原因。通读这段叙述文字,感觉妈妈在这个家庭里并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理解、接纳,更谈不上被呵护和重视。首先,按照中国的传统文化,一般由奶奶照看孙子孙女,更何况她是一个丧失了老伴、孤零零的无牵无挂的老太太!而且从讲述中可以推测,她是一个勤劳能干、身体健朗的人,但是,她只是作为“替补”,在儿子儿媳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在儿子的担心中,实现了“巴望”已久的带孙女的愿望。其次,儿媳妇的态度是“一开始还说一说,现在也懒得说了,冷冷地不理不睬”,其冷漠、嫌弃可想而知。第三,当“孙女上了幼儿园,老太太收集的废旧品就更多了”的时候,儿子几乎下了逐客令,但老太太却“红着眼圈”回答:“儿子的家就是我的家,我住在自己儿子的家里有什么不习惯的?我一个孤老太太,住哪里都不如跟自己的儿子孙女一块住高兴!”看到这里,我相信每个做儿女的都会心有所动。
  第二,老太太的行为或许与她是一个要强的人有关。她一方面不想使自己成为一个无用之人,她要尽力有所作为;另一方面,她不甘心被他们忽视,她通过随处摆放他们讨厌的垃圾,让他们时时处处感到她的存在,她用自己的“智慧”对他们“软抗议”!
  第三,根据来稿推测,妈妈或许是50后,这些人都有过特别贫穷的经历,他们确实穷怕了,他们相信“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她认为“东西留着,总有用的时候!”所以,看着满屋子的东西,她或许觉得特别踏实。
  第四,农村的老人一向认为勤劳是一种美德,闲呆着是罪过。不偷、不抢,捡拾别人不要的废品,还能换回一些钱,没有什么不好,反而是自己价值的体现。
  第五,在农村,还有很多人并不是特别重视卫生情况,他们认为家里乱一些、满当点,不是什么很严重的事情。
  另外,“强迫症”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其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二者强烈的冲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虑和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显然,老太太没有患上儿子所担心的“囤积强迫症”。当然,对于没有心理学背景的昊威,我也能体谅你的无奈、困惑和无助。但是,作为家庭的核心人物,要让两个家庭系统变成一个和谐的系统,确实需要你下一番功夫。第一,对于老妈妈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多和她说说话,多关心她的想法。在理解她的基础上,提出你们夫妻的苦恼,我相信她会尊重你们的意见。第二,多与老妈妈讲一讲城市的文化与生活习惯,加强沟通,帮助她“快速城市化”,让她知道城市人的所思所想,就会少给你们“添烦恼”。第三,在做好前面的基础上,才能让老妈妈建立起安全感,才能让她觉得儿子一家是她终生的依靠,无论何时,她都不会被抛弃,并能衣食无忧。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