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渭滨:
以“细说”重塑近代史
2015年04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张榕博      
  人们知道宫廷剧里的戏说不是真史,但没人去跟这些事情较真,可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沈渭滨却偏偏要将戏说的历史“订正”过来,并在“细说”历史中揭示社会革新的真面目。4月18日,这位以“细说”重塑中国史的老人走了,却留给后人一把正确看待历史的“钥匙”。
  沈渭滨曾说,讲史古已有之,所讲内容,只是以某朝历史或人物为由头,加以演义和逸闻传奇,增添一些热闹的场面而已,历代相传,几经润色,成为“演义”、“平话”一类文学作品而入古典小说之林,但这与真实的历史相差甚远。
  于是,沈渭滨开始大量研究同一时代不同层面的古籍文献,力求在各种蛛丝马迹、细枝末节中还原真实历史。然后,再来一段“细说”。
  何谓“细说”?其实便是“以历史学家的睿智讲真实历史。既不虚构情节,又不增添传奇,完全依照史实本身的曲折复杂,凭借精熟的会通和高度识见,引发历史与现实的联想共鸣”。如何实现“细说”呢?沈渭滨提出三个标准:对历史“融会贯通”、“取精用宏”、“深入浅出”。
  想通这三个标准之后,沈渭滨对历史的再诠释也有了更多的洞见与公允。比如慈禧,沈渭滨对她的评判是“政治女强人”,特别是在中法战争时期,沈渭滨通过大量文献揭示,慈禧始终支持地方武装刘永福抗击法军侵略,最终获胜。而导致后来割地赔款的罪魁祸首是恭亲王奕訢。再比如辛亥革命,过去学界认为,革命党牵制了袁世凯大总统的权力,今天看来却是“评价过高”。而清末废除的科举制度则是一种在社会公平上优于今天的选拔制度:今天家长们都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可过去科举制时期的秀才举子们却是“学无止境”,考学、当官都没有年龄限制。沈渭滨还认为,“没有晚清五十年的改革和社会进步,就没有辛亥革命的社会基础。”正是一次又一次的“细说”,沈渭滨将他对晚清、太平天国、辛亥革命等近代历史的“洞见”揭示给世人。
  沈渭滨走了,但他倡导的历史“细说”研究如今已遍地花开,不仅百家讲坛上的学者在用更详实的史料评述古人功过,《宋朝那些事儿》、《明朝那些事儿》、《清朝那些事儿》们也已经深入人心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