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工作岗位,婚姻出现危机,健康拉响警报——
“临界妇女”该如何 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
2015年06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2015年1月7日晚,一群大妈在温州市区一家酒店的KTV包厢里聚众吸毒时,被警方抓获。这群平均年龄超过50岁的大妈,从2014年4月以来,经常聚在一起吸毒,建了一个名叫“爽歪歪”的微信群,她们还约定了一个暗号,叫“开运动会”,每次有人召集“开运动会”,大家便心知肚明。据记者了解到,当晚被抓的20人中,其中16名为女性,年龄最大者54岁,最小者38岁,大都是家庭妇女。
  这样的事件令人吃惊和不解,是什么导致她们走向犯罪之路呢?
文/艾 乔 (“青未了·心理咨询工作室”特约作者)
    是什么现象促成了“临界妇女”
  温州大妈聚众吸毒一案虽说是个例,但着实令人三观尽毁,“临界妇女”也被提到众人眼前——中国大妈群体的特征,她们从单位、家庭都已“退休”,需要跨过一条生活的楚河汉界。早在2006年发布的第一份《中国女性生活质量报告》中已经首次提到了“临界妇女”这个概念。该报告明确指出,50岁到70岁的妇女人群,正处于退出工作岗位、婚姻生活出现危机、健康拉响警报的“临界”阶段。是什么造就了多样化的“临界妇女”?

  现象之一:“空巢”女性的失落。女性进入50岁以后,子女在外地求学,或者已工作、成家,终归有了自己独立的小天地。母亲对儿女的亲密依赖感,从孩子出生起就已形成,女性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和爱放在孩子身上。儿女们独立后的离巢,母亲多年形成的精神依赖瞬间坍塌,开始出现难以接受的各种不适应,比如落寞、烦躁、沉闷,心理学将此现象称为“戒断反应”。 
  而男人们仍在上班或经营生意,白天忙碌,夜晚应酬,使他们的世界依然精彩纷呈,对“空巢”中的女人而言,沟通似乎成了奢侈品。在笔者接听的心理求助电话中,好多女性为此苦恼。某些丈夫与妻子一天说话的次数不超过三四次,若是话不投机,便以“你的思维和我不在一个频道上”拒绝与妻子进入深层次的沟通。与此同时,更年期的困扰,身体机能开始下滑,多重的叠加,都会加剧“空巢”女性的负面心理。

  现象之二:无所事事的空虚。让我们看一个反映中老年人口现状的相关调查:中国妇女退休年龄出乎意料地早,50岁至54岁的人群劳动参与率差异最大,在他们中间75%的男性参加工作,而女性只有45%参加工作。这是因为中国的法定退休年龄男女有别,女性会比男性早5岁左右,而且,一些企业为了减轻负担,鼓励女性提前办理退休。从工作的忙碌充实中猛然跌入到无所事事中,大妈们顿时失去了生活目标。
  “临界妇女”这一社会现象背后也折射出精神空虚的寂寞。无需为事业家庭操劳,大妈们可以任性地睡到日上三竿,除了做有限的家务活之外,更多的时间要么窝在沙发上看“肥皂剧”,要么在麻将桌上消遣光阴,喜欢热闹的出去跳广场舞,热衷驻颜养生的,可以一整天泡在美容美体馆。没有最闲只有更闲,有钱有时间的大妈们什么都不缺,唯独精神是“贫穷”的。
  现象之三:缺乏正能量的精神理想。众所周知,大妈们所经历的那个年代不仅具有特殊性质,而且跌宕起伏:青春理想与现实的碰撞,有过物质的匮乏,面对新时代后期的突飞猛进,她们似乎永远在追寻曾经失去的东西,唯独忘记了精神的富足与虔诚的信仰。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理想对于大妈们而言,似乎就是纵情的刺激与享受,还有一种弥补曾经失去的“报复性”心理,希望通过与众不同来证明自己的彪悍。
  不思进取的停滞导致了扭曲的“三观”。有一个富婆的求助电话至今令我记忆犹新,她说:我什么都不缺,可以随心所欲去做事,老公有“小三”,我有“小鲜肉”。看看,多么可怕扭曲的心理状态。
  大妈负面形象背后有多种诱因
  社会角色的硬性退休,家庭不再需要的隐性退休,大妈们面临“双重退休”,当我们在褒贬她们的各种奇葩行径时,是否真正考虑过这个群体的心理困惑呢?想想,她们也曾有过热血青春,也是好妻子好妈妈,在工作与家庭中付出的辛勤不比男人差,为什么偏偏到了该享受晚年的安宁时,她们却闹出了“幺蛾子”。 
  首先是丈夫的冷漠。20多年的婚姻一路走来,早已形成左手摸右手的麻木感。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说过,“中国的很多家庭看起来幸福,实则有诸多的暗伤,尤其缺爱,缺乏热情和温暖的亲密。”大妈们的生活圈子越缩越小,希望和丈夫说说话,可粗糙的男人们总认为,“和你有什么可说的呢,我说的你懂吗?”丈夫的冷漠逐渐形成了“婚姻沉默症”,这种“可以维持”的婚姻给大妈们带来的是焦虑和不自信。大妈们的情感,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基本属于“封存”的状态。婚恋专家伊莱恩·范特尔·施伯格分析道:沉默不语和整日争吵都是沟通不畅造成的,会淡化夫妻感情,给婚姻带来致命的伤害。
  其次源自孩子的不需要。有一个做了姥姥的大妈向我倾诉说:女儿在北京工作成家,有了外孙后,她撇下丈夫只身去北京照顾。日子虽说忙得四脚朝天,但精神的空虚无人能知,女婿偶尔会流露出“丈母娘事真多”的厌烦,和女儿在养育孩子上也有观念的冲突。以前自己是孩子的天,现如今却被“嫌弃”,更别说尊重了。她心理上的委屈憋闷无处诉说,唯一释放压抑的渠道就是每晚去小区跳广场舞。
  最后是社会对中老年群体的关注度少之又少。“大妈”这俩字几乎是负面代言人,她们没有获得应有的尊重,更多的是被拿来调侃。中山大学中国公益慈善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钟晓慧检索了过往30年左右的中文期刊,发现超过50%的中年女性文章都与疾病、保健等相关。她写道,“大部分的研究都把中老年女性刻画成一个弱者,甚至病者,把这个群体边缘化、丑化和弱化。”我不由联想到某些色斑广告,在用产品前中老年女性是被男人抛弃的“黄脸婆”,用了产品后,丈夫便回到了身边,明显带有歧视性的低俗现象,大众反倒见怪不怪。如此这般,大妈们又从何处寻找正能量的渠道来自我完善?
  活到老学到老,积极摆脱“临界妇女”的危机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曾明确指出:“人在中年后要重新调整自己的方向,逐渐由关注身外之物变为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心灵,逐渐领悟到人生的智慧,这样才能减轻心理压力,顺利地度过‘中年危机’。”所以,大妈们一定不要做“穷得只剩下钱”的行尸走肉,活到老学到老是最佳的转型方式,把学习当做精神信仰。
  讲一个《师旷劝学》的典故:一天,师旷正为晋平公演奏,忽听晋平公叹气说:“我已经七十岁了,想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吧?”师旷说:“那您赶紧点蜡烛啊。”晋平公有些不悦:“求知与点蜡烛有什么关系?你是故意在戏弄我吧?”师旷解释:“我怎敢戏弄君王,听人说,年少时学习,就像走在朝阳下;壮年时学习,犹如在正午的阳光下行走;老年时学习,那便是在夜间点起蜡烛小心前行。烛光虽然微弱,比不上阳光,但总比摸黑强吧。”唯有不断地学习才可以填补精神上的空虚。
  对于大妈聚众吸毒一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直言道,“中老年人缺乏相应的精神文化活动,年纪大了,除了带孩子,很多人不知道该干什么,为了寻求慰藉,在错误的引导下,容易走向歧途。”大妈们根据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爱好主动去学习,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上老年大学、做手工活、学习琴棋书画等等,总之,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本身就是一个充实的过程。
  我身边就有很好的例子,一位63岁的大妈,喜欢抄书,抄完一本书,她的成就感丝毫不差于原创作者。美国心理学家哈利·克塞克说过:“幸福意味着生活在一种‘沉醉’的状态之中。”这里的沉醉就是学习,学习中的勤于思考还有利于预防老年痴呆,增强记忆力。除此之外,“临界妇女”更需要社会层面的正确引导,以及家人的重视和关爱,让大妈们能够切身感受到被需要的存在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