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山东师范大学的学生们参与晚报一万期纪念活动。 本报记者 王鸿光 摄
本报济南10月23日讯(记者 张泰来) 在迎来万期之际,本报联合山东师范大学推出“万封家书寄亲情”活动,向广大学子免费提供信封、信纸,鼓励他们拿起笔来给爸妈、给家人写封家书倾诉日常,也表达出那些平时想说又羞于说的心声。
“已经记不起来最后一次写信是什么时候了。”“有手机微信、短信、QQ、还可以打电话,早不写信了。”23日,在山东师范大学校园,记者随机拦下10余名学生,询问他们是否写信,得到的答案出奇一致:不写,最后一次写信的时间也多数记不起来。
毋庸讳言,写信正在淡出人们的日常,作为年轻一代的大学生,交流方式早已被手机、电脑取代,平时使用文字交流最多的就是写张明信片或者贺卡。“以前上学时情侣之间相互写情书,现在基本没有这么做的了,以后再也不会有类似《两地书》这样的书籍问世。”一位大学辅导员如是说。
虽然不再写信,但对于写信多数大学生依然保留着深厚的感情,有着说不完的故事。
“有一次在家里偶然发现我在高中时给爸妈写的信,整整写满了正反两大页纸,里面全是我对他们的抱怨,还有爸妈给我的回信。他们一直放在一起,小心地留着,看完瞬间被触动,仿佛一下回到了从前。”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大三学生宋佳欣说,那是她记得的最后一次写信,当时正在叛逆期,对爸妈充满了叛逆情绪,写下了信塞到爸妈屋里。第二天,爸妈很认真地给她回了信,给她耐心解释,告诉她他们虽然嘴上不说,但其实很爱她,夸她自立、坚强。
“那几天,我们就以这种方式交流,表面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宋佳欣说,现在想想正是这次写信让她和爸妈之间开始了真正“走心”的交流,是写信帮助她顺利度过叛逆期。
写信不只是一种交流方式,更承载着深厚的情感。在迎来万期之际,本报联合山东师范大学推出“我与晚报共成长,万封家书寄亲情”公益活动。本报提供免费10000份特制纪念信封和信纸,鼓励在校大学生拿起手中的笔给父母给家人写封家书寄给父母,同时将家书内容拍照,以电子版形式投稿给我们,我们也将从中择取具备真情实感的篇章予以刊发。
10月23日,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部分同学已经领到了本报的特制信封,后期我们也将提供更多的信封信纸给想要给父母倾诉衷肠的大学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