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小行星上“淘金”去!
卢森堡欲与美企合作,实现近地小行星采矿
2016年02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欧洲“袖珍王国”卢森堡3日启动一项雄心勃勃的官方计划,有意携手两家美国企业一道前往近地小行星采矿,把停留在纸面的科幻故事变为现实。

  别看国家小
技术水平高

  卢森堡的太空工业历史悠久,卫星通讯业是其经济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在全球最大卫星运营商欧洲卫星公司的组建过程中,卢森堡曾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去年6月卸任的欧洲航天局总干事让-雅克·多尔丹告诉英国金融时报记者,在地球表面矿产资源因过度开采而日渐枯竭的背景下,近地小行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较月球远、比火星近,登陆难度低于登月,加之矿产资源丰富,逐鹿太空“矿场”的设想现实可行。
  “我相信,卢森堡的愿景蕴含巨大科学和经济潜力,”多尔丹说,“况且基本技术已经具备。我们知道如何抵达小行星、如何开采、如何把样本带回地球。”
  太空专家汤姆·琼斯曾多次乘坐航天飞机出游并行走太空。对“太空淘金”设想,琼斯打比方说,就像用铲雪机铲除浮层、露出路面一样,登陆小行星的太空机器人可轻易掘开浮层,进而挖掘金、铂、火箭燃料等资源。他表示,由于小行星上重力小,浮层松垮,易于铲除,“发明一种类似铲雪机那样的机器应当不是难事”。
  按照设想,卢森堡政府可能会与小行星资源开发的先行者美国“深空工业”公司和“行星资源”公司展开合作并提供资金支持。
前期投入大
市场回报好

  多尔丹表示,“太空采矿业”前期投入或许高达数百亿美元,但最终的市场回报可能价值数万亿美元,投入产出比相当“划算”。
  目前已知的近地小行星约有9000颗,其中不少富含黄金、铂金等矿物,但水、硅、镍和铁依然是“太空经济”的开发重点。水经过分解形成氢和氧,填充飞行器后成为动力燃料,清洁而经济;硅可用于发展太阳能系统;镍和铁则是太空制造业的潜在资源。
  根据“深空工业”公司拟定的太空采矿“四步走”方案,科学家首先会发射体型相对较小的卫星接近小行星,利用摄像头和成像系统来判定它们的物质构成和矿产资源潜力;随后,更大型的无人驾驶飞船会登陆小行星收集矿物,将其带回近地轨道;第三步,飞船上的相关设备将“就地”对这些原材料进行加工,继而为最后一步的太空制造业奠定基础。
  “行星资源”公司创始人之一彼得·迪亚曼迪表示,公司勘探的一大目标是富含水资源的小行星,“水中的氢和氧可以制造火箭燃料,一颗直径75米的小行星如果富含挥发性物质,它所拥有的水分将足以完成135次太空船飞行任务。”
法律有障碍
可以再商量

  “太空企业家”对在地球以外“淘金”充满信心,但外界对他们的雄心和愿景也有质疑。
  抛却技术和资金问题,法律成为最大的一个障碍。联合国1967年颁布的《外层空间条约》明确规定,地球上任何国家对天体不拥有主权。
  但是,一直以来,美国政府坚持认为,这项规定不适用于私人企业。美国去年通过一项法案,认定美国企业对其从小行星获得的资源享有财产权。一些法律专家认为,美方的这一做法显然有违联合国的《外层空间条约》。
  不过,多尔丹还是显得颇为乐观。他认为,法律议题需要解决,但不会成为小行星资源开发的根本性障碍,“我相信我们能找到办法,就像我们在深海资源开发中所做的那样。”      据新华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