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大班额 两手都要抓
一手抓资源扩容一手抓生源分流
2016年02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文 本报通讯员 胡乐彪
  时下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大班额”问题,也成为此次教育工作会议上的一个亮点内容。在如何解决大班额这个问题上,张磊局长语重心长地进行了一番畅谈,他说:“解决大班额问题,看似一个“点”,实际上却牵一发而动全身,它涉及到规划布局、财政投入、学校建设、师资配置、高中阶段统筹发展等方方面面。为此,我们确定了“建学校、控择校、促均衡”的推进思路,分级制定了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下一步,就是要强力抓好规划方案落实,通过一手抓资源扩容、一手抓生源分流,全面遏止大班额蔓延势头。”
将新建改扩95所学校 新增223个班级
  “加大城镇学校建设力度,这是解决大班额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张磊说,按照规划方案,今年要新建改扩建学校95所(其中新建27所、改扩建68所),新增班级数223个、学位9.2万个,资金需求23亿元,完成这一目标,压力非常大、困难非常多。省、市、区三级政府分别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也面向社会进行了公开发布,群众反响非常热烈、十分期待。这项工作既是民心工程,也是政治任务,在争取最大力度的支持,尽快列出每个项目的实施时间表、路线图。同时,要增强信心,用好省里的专项资金和政策贷款,抓紧时间申报,千万不要被资金问题吓到、压倒。在市直学校层面,要稳扎稳打,稳步推进市职业中专二期工程建设,力争完成枣庄十五中东校和市特教学校建设工程,确保市实验高中三期取得明显形象进度,基本构建起较为完善的新老城市直学校“双龙腾飞”格局。
规范招生考试 整治违规择校
  “这是解决大班额问题的重要辅助手段,核心就是开展违规择校专项整治活动,落实义务教育就近入学制度,缓解城区优质学校入学压力。”张磊说,这一活动已经连续开展了两年,在市直学校取得了较好效果,立新小学、枣庄十五中领航“零择校”,社会反响很好,还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推广出去,在全社会真正形成风气。要用好高中阶段统一招生录取平台,统筹普通高中和职业院校招生录取,严格控制普通高中招生范围、招生计划和最低分数线,有效控制普通高中班额,促进普通高中适度发展。要积极推进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继续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办法,健全综合素质评价办法,积极探索实行学区制度,按学区招生,促进学生有效分流。
鼓励多种体制办学 增加教育资源供给
  “在当前经济下行、财政投入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单纯依靠政府投入办学,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必须开拓思路,尽最大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增加教育资源供给。”张磊介绍,在省解决大班额问题通知中,明确提出了两个办法,一个是创新社会力量办学,鼓励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建立学校联盟,采取派出公办教师支教、购买学位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办学;另一个是已建成居住区,要在2017年年底前完成配套学校建设并交由教育部门管理。正基于这两点,枣庄在市直层面率先开展了两个试点,一个是立新小学西校建设,由安侨集团出资,建成后无偿交由立新小学使用;另一个是昂立小学帮扶支教,在不改变昂立小学原有隶属关系的基础上,由昂立集团出资重建,市实验学校派出教师支教,政府不出一分钱,却能实现周边群众、属地政府、教育系统和开发企业的四方共赢。目前,两所学校均已签订意向书,要加快步伐,力争尽快建成投入使用。
  另外,关于三中东校和枣师附小的撤转问题。今年,这两项工作都将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虽然社会上有不同声音,从短期看,也减少了市直在市中、峄城的教育资源,但是放在全市看、立足长远看,却为两个区理顺办学机制、优化教育布局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对全市教育的长远发展有利。希望市中区利用好立新西校建设和三中东校撤并的机会,进一步优化完善学校布局,办好办强市中教育,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希望峄城区借助枣师附小搬迁的契机,充分发挥好属地办学积极性,全力培育一所新的品牌学校,牢牢把握住办学自主权,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全市教育布局实现新的优化提升。
年内新建重建15万平方米校舍 促县域教育均衡
  张磊在讲话中指出,要以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为抓手,继续抓好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力争年内新建重建校舍15万平方米,新建食堂50个;统筹推进“全面改薄”工程建设,完成校舍类建设项目129个、运动场及校园配套设施改造类项目145个;建好用好专用教室、实验室和图书室,完善设施设备配置,提高教育信息化和教育装备水平。今年,是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最后一年,已经没有退路可言,只能全力以赴,薛城区、台儿庄区要确保通过国家验收,山亭区要确保通过省级评估,完成省定科学发展考核任务。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