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型政商关系论述引热议
政府对企业应是普惠的“亲”
2016年03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3月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发表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讲话。在讲话中,习近平用“亲”、“清”两字定位和阐明新型政商关系,在委员中引起强烈反响和共鸣。
  本报特派记者
李钢 刘德峰
3月5日发自北京    
政府要主动帮企业解决困难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白重恩委员,这是他首次听到这样的表述和定位,印象十分深刻。政府对企业的“亲”,就应该是普惠的“亲”,而不是特惠的“亲”。政府要主动和民营企业家亲近,要主动帮助解决企业的困难,打交道的时候政府官员和民营企业家要保持清白。“这对领导干部提出比较高的要求,也对民营企业家提出比较高的要求,这需要形成正向的激励。”
  工商联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文彪说,“亲”和“清”两个字透露出很强的哲学思想,让大家茅塞顿开。作为政府官员,同企业打交道不能突破底线;“清”是清白的“清”,政府支持企业要清清白白、光明磊落;企业也要光明正大发展。
  白重恩说,总书记的这番讲话饱含深意,内容十分丰富,既针对当前非公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提出了解决办法,更指明了方向,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当前关键是要落实好总书记讲话精神,推动非公有制经济新一轮发展,为中国经济健康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有助于防止“官商勾结”和“为官不为”两个极端
  “一些官员‘不吃、不拿、也不干’,对企业家避之不见;而有些见了企业家满脸笑容、客客气气,搞‘软拒绝’。过去的‘勾肩搭背’变成了现在的‘背对着背’,官员和企业家之间横亘着无形的‘隔离门’和‘玻璃门’,使企业发展得不到正当支持和服务。”早在去年的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陈志列委员代表全国工商联进行大会发言时就提出了这个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习总书记提出‘亲’‘清’的新政商关系,可以帮助官员解放思想。”全国政协委员、辽宁奥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建明表示。
  “当然企业家也应该增强法治意识,政商关系的底线是法律。”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琴岛律师事务所主任杨伟程说,“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就要求官员既要为企业服务好,又不能吃拿卡要,也不能没好处不作为。
  中央党校专家唐爱军也表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有助于防止“官商勾结”和“为官不为”两个极端。而对于如何才能达到“亲”和“清”的标准,官员在与民营企业家交流时应树立法制、道德、服务和“取舍”意识,也就是要坚决杜绝“既想当官又想发财”的想法、“利用手中权力谋取私利”的做法。
建立党政干部正常联系民营企业机制
  对于怎么才能切实消除官员的顾虑,将“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落到实处,全国工商联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大会发言中建议,建立党政干部正常联系民营企业的机制。良好的政商关系需要官商正常交往,官员要堂堂正正走进民营企业,干干净净与企业家进行接触交往。要建立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与企业家的沟通联系机制,提出党政干部与企业联系交往的要求和规矩,解除他们与企业接触的后顾之忧,让官员开门与企业家经常交往,做到工作联系等距离、服务帮助零距离、私情交往远距离。
  广大民营企业家在处理政商关系方面,也要严格自律,依法依规。要引导教育民营企业家守法诚信。要加强正面典型宣传,开展案例剖析和警示教育,增强企业家法治意识,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要引导企业坚持自主创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高核心竞争力,彻底摆脱对官员不正当关系的依赖。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