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字率提高只为减税5000亿
首次碰触3%警戒线,但仍是安全的
2016年03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披露,2016年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拟安排财政赤字2.1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5600亿元,赤字率提高到3%。
  这一赤字规模将创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之最,赤字率也首次碰触了欧盟所谓“3%的国际警戒线”。当前缘何要扩增赤字?财政风险如何?又该如何用好赤字?
扩增赤字,积极财政政策再加力
  今年赤字规模2.18万亿元,就意味着政府花出去的钱远高于收入的钱。
  “大幅增加财政赤字,正是积极财政政策加大力度的表现。”全国政协委员张连起说。他指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8年来,中国经济增长面临较大挑战,经济下行压力很大。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通过减税增支、扩增赤字来激发经济内生动力。
  3月4日下午,李克强总理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的经济、农业界委员并参加讨论时曾透露,新增赤字将主要用来为企业减税,同时部分用来保障民生。
  在为企业减负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到,2016年5月1日起,将全面实施营改增,试点范围扩至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同时,将取消违规设立的政府性基金,停征和归并一批政府性基金,扩大水利建设基金等免征范围。将1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免征范围,从小微企业扩大到所有企业和个人。
  一系列减税降费举措,今年将累计为企业和个人减少负担5000多亿元。

我国赤字率在国际上仍较低
  3%一直被欧盟等经济体视为衡量一国财政风险的警戒线之一。今年我国财政赤字率达到3%,碰触了欧盟警戒线,是否意味着财政风险加大?
  “我国财政赤字率和政府负债率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相对较低,这样的安排是必要的、可行的,也是安全的。”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说。
  记者查询历年数据发现,我国财政赤字率一直保持较低水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赤字率始终保持在3%以下,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的1998年财政赤字960亿元,赤字率首次突破1%。此后几年财政赤字一直高位运行,2000年赤字率曾达到2.9%。
  2005年后,随着稳健财政政策的实施,中国赤字率相应降低。2008年重启积极的财政政策,赤字规模不断扩大。2012年至2015年,中国财政赤字率分别为1.5%、2.1%、2.1%和2.4%。
  而近年来受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主要发达国家的赤字率经常突破3%,如2014年美国的赤字率为4.1%、英国为5.7%,法国为4%,日本为8.8%。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说,不少人担心中国财政赤字率达到3%的所谓“国际警戒线”存在风险,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各国确定赤字率警戒线应当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物价水平、债务余额、财政政策取向等情况综合考虑。
据新华社、京华时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