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原的“大学五书”出版——
大学需要学问,更需要精神
2016年05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著名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在学术研究之余,一直关注大学教育。他最新研究大学的著作《大学新语》日前出版,这也是他“大学五书”的最后一本。陈平原曾统计,如果算上此前出版的有关大学的书籍,“20年间,出版大小十书,长枪短炮,纵论大学及教育”。这些书凝结了陈平原对大学精神、大学的现状与历史的思考,如他所说:“中国大学仍在路上,既非十全十美,也不是朽木不可雕,这才值得你我去追踪,去思考,去参与。”
西南联大成了当下中国大学的一面镜子
  即将迎来高考季,考大学又将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在“大学五书”之一的《大学何为》一书中,陈平原曾说,“大学受到世人如此高度关注,这也是中国特色。”在他看来,这种关注从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可见一斑:高考不用说,几乎是全民总动员,每年上演的,是同样的节目,可公众百看不厌。从试卷的押运、考场的周边环境、考试那几天的气温、考场外家长的焦急等待,还有交通警察如何维护秩序、警车运送走错路的考生等,诸如此类的动人故事,每年都有。接下来的是教师阅卷、有关部门公布录取分数线以及各名校在本省市招生的名额等;再接下来是有人欢天喜地,有人唉声叹气,学界开始争论考不上重点大学的学生有没有必要复读、选择民办大学前途如何、小留学生出国是否合算;再再接下来,该轮到贫困生能否上得起大学、高考状元有无奖励、各省市录取分数线悬殊是否公平等。
  比起公众对大学的关注,陈平原谈大学有自己的思路。在《大学新语》的序言中,陈平原说自己谈大学,大致采取三种策略:以大学为主,兼及中学;以历史为主,兼及当下;以论文为主,兼及随笔。“之所以如此锲而不舍,那是因为,我认定借梳理20世纪中国大学的历史、文化及精神,探讨何为值得追怀与实践的‘大学之道’,是个很诱人的题目。”陈平原希望在历史与现实的对照与碰撞中,展开对于“大学之道”的深入思考,“为中国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在这些有关大学的书籍中,陈平原不时就他对大学的思考发声,比如他说“真正的北大,是看不见的北大”,以此追寻老北大所代表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在《大学何为》中,他谈论大学校长时,更是直白地表示,因为大学校长的工作有其特殊性,“不是阿猫阿狗谁都能做”,提醒大学校长不能是纯粹的行政官员,而应是著名学者。
  在去年出版的《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中,陈平原对很多有关西南联大的传说,一一认真对待,与档案资料等对照阅读,以求从中发现或阐扬现代中国的“大学精神”。多年以来,西南联大已经成为一个理想化大学的样板,关于西南联大的学者故事也往往和民国范儿、学术自由等联系,但陈平原在此前受访时解释,这实际上存在一定的理想化倾向,“将其作为当下中国大学的一面镜子”。陈平原提醒,当下中国大学虽然存在很多问题,但需要仔细分梳——哪些属于制度问题,哪些属于观念问题,哪些是学者本身的缺憾,哪些又是整个时代氛围决定的,“历史是一面镜子,但不是一个标准,更不是万应药方”。
尊重学生的独立选择
  《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绪言里,陈平原介绍了一幅让其印象深刻的老照片,这是西南联大教授朱自清、罗庸、罗常培、闻一多、王力的合影。陈平原解释,之所以提这幅照片,是因为这张照片可以看出西南联大为什么会值得骄傲,“联大有精神:政治情怀、社会承担、学术抱负、远大志向。联大人贫困,可人不猥琐,甚至可以说‘气宇轩昂’,他们的自信、刚毅与聪慧,全都写在脸上——这是我阅读西南联大老照片的直接感受”。反观今天的大学,虽然从校园建筑到科研成果,都正朝“世界一流”飞奔,“但再也找不出如此明亮、干净与自信的合影——那是一种由内而外、充溢于天地间的精神力量”。
  前不久,去上海推介“大学五书”时,陈平原也向读者分享了一张自己的照片,在这张拍于30年前的老照片里,刚考上中山大学的陈平原和同学们穿着干净的白衬衫,裤脚“剥落了乡下的泥土”,坐在学校的草坪上。
  1980年代在陈平原眼里是“清风明月和浪漫无边”的,尽管也有风雨,但社会文化氛围浓厚,很多恢复工作的老教授依然保有着曾经的风骨。陈平原回忆,1982年他本科毕业后在中山大学攻读硕士,写了一篇学术论文,想去参加全国学术会议,于是把文章拿给导师吴宏聪看。老师看了以后,却说:你这个文章我不同意。陈平原则坚持己见并想去参会,老师让他去就行,并补充一句说:“文章写得不错,但我不同意。”
  此后,陈平原考上北京大学博士,师从著名学者王瑶先生,当他与王瑶先生谈及此事时,王瑶说:“吴宏聪是西南联大出来的,西南联大就是这个样子,老师不是万能的,老师是有立场的,但认可学生的独立选择。”
  这也契合陈平原在《大学何为》一书中的观点,他在书中说,大学需要“学问”,更需要“精神”,“学校办得好不好,除了可以量化的论文、专利、获奖等,还得看这所大学教师及学生的精神状态。好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有明显的精神印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